記憶
想起兒時往事,很奇怪自己平日的記憶力極差,卻能憶起小至四、五歲的事。
媽上班時,我總愛在那時家裡的陽台眺望,哭著臉目送她遠去........她回家時,我卻會高興得手舞足蹈,因為她會帶小吃、點心回家,我和弟弟搶定必搶著要.........
一個下午,在家裡,爺爺教我寫字時,自己頑皮,把坐著的高椅往後挨,整個人翻倒了,後腦先著地,起了高樓一大座,哭得很厲害,爺爺為了哄我不哭,給我捲來一支麥芽糖,我卻一邊把糖含在口裡一邊哭........
某周末下午,媽放假在家,午飯後取來釘子、槌子、方木,把畫布框好釘起,再從畫具箱子裡取炭筆,先使我坐定,在畫布上素描輪廓,然後喚來弟弟,如是者再在另一畫布上為弟弟素描輪廓;過了不知多少天,一日,媽又賦閒,她從畫具箱子裡取出油彩、畫筆、調色盤,調好色後,就開始在畫布上上油彩,畫了一整天,先完成了弟弟那幅,然後,過了幾星期,完成了我那幅,就這樣,媽為我和弟弟,各繪了一幅油畫造像........
自小家裡有宵夜小吃的習慣,知道這習慣時大概是五歲,吃的有時是廣東粥品加稯子,有時是煮青菜和蝦籽麵,這也是我的最愛,因為最精彩的部份,是為青菜和麵加上豬油,今時今日被認為「最不健康」的吃法,但自己就是吃這東西長大,且從沒有過胖........
爸爸還在銀行任職時,每到週末都會到青年中心教授舞蹈,當然,也會把我和弟弟帶在身邊,在自己還剛進小學時,會在青年中心裡的圖書閣靜靜坐在一隅翻閱圖書,一字一句煞有介事地朗讀著,也愛跟在那裡參與活動的大姊姊大哥哥們玩象棋、康樂棋、聽他們說故事和偉人傳記,那年代的年青人,很純,是沒有太多玩樂消閒的選擇罷........
自小很敬佩爸媽,不是他們的威嚴、管束、訓誨,而是他們多才多藝、好學不倦、身體力行,那時,家裡不算窮,但傢俱都是爸媽合力親手造,印象最深,是一張仿歐洲維京式木檯,木檯本來不算特別,但維京式設計,是檯面舖上薄階磚,且是以嵌入方式舖上,而木塊本身,定必選用松木,為了表現紋理質感,須經火燒而成。爸媽在經過一星期的揀選、蒐集材料後,就在家裡開始製作、裝嵌,最難的還數燒板工序,花了三天工夫,才把早已鋸好的板燒成,到嵌入階磚時,又因為大小不一,差點不能完工,還幸一家大小齊心合力,終於把餐檯完成,後來這木檯雖然衹用了四、五年,但木檯就成為一家人同心合力的記憶。
2/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