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登場人物
法蘭西斯.D. 羅格特
本小說主角,為1812年法軍遠征俄羅斯的其中一員,本職為軍醫。在第一部開始時,羅格特正和其他法國殘兵在暴風雪中從莫斯科愴惶撤退。在途中對生存失去動力的他受俘獲救,抱著對國家的光榮和希望的他,於敵人的手中如何活下去? 只是一名軍醫的他,又為何受到俄軍特別對待、經歷戰爭、行刑、陰謀仍然不死? 在全新的歐洲他的前路是哪一方?
祖莉亞.瑪姬娜
這是她對羅格特報的名字,真名和年紀一概不明,大約只得十八,十九年紀的啡髮少女。雖在第一部出現不多,卻在俄軍擁有特權,並且持有沙皇亞歷山大的手喻,給予她特殊的權杖。連總督庫圖佐夫和伯爵杰尼索夫也不敢輕視她,沒軍階的她到底有什麼的身份? 為什麼這樣一個少女會待在血洗過後的俄軍中? 她曾兩度拯救羅格特的性命,又是為了什麼而這樣做?
巴甫洛維奇.亞歷山大
是俄羅斯帝國皇帝,保羅一世之子。在小說中為俄國的沙皇,是法國皇帝拿破崙的長期對手,有「獅身人面像」和「神秘的東正教徒」之稱。雖然俄軍大部份人都對沙皇持有敬意,但總督庫圖佐夫和他似有過節。雖是第二部的重要人物,但在第一部最後一幕才正式登場。
米哈伊爾.伊拉里奧諾維奇.戈列尼謝夫.庫圖佐夫
俄國元帥,1812年率領俄國軍隊擊退拿破崙的大軍,取得俄法戰爭的勝利。他在俄軍失利情況下出任總司令,面對優勢法軍實施戰略撤退和堅壁清野,直至放棄莫斯科。後又指揮俄軍從北、東、南三個方向進攻法軍,成功殲敵。六十多歲的他被敵人和盟友懼怕和憎恨,被形容為「全世界最狠毒的人」,在第一部時曾成功應付一場陰謀的兵變。和沙皇的關係好像不佳。在早年的戰爭中失去右眼。
安妮卡.卡歷
第二部才登場的人物,二十歲左右的猶太少女。父母皆在俄法戰爭中被殺,跟隨惟一的兄長流浪並加入俄軍。在基輔中負責照顧傷兵的工作,後來遇上了羅格特並成為他的「看護」。擁有一頭濃密黑髮,以此自豪並從不遮掩。雖然過去的經歷痛苦但仍經常歡笑,最初並不喜歡羅格特,但後來發現他倆其實同病相憐。
主要配角
克洛夫
瑪姬娜口中「可愛的大鬍子」。本是軍階不高的老兵一名,因為查問羅格特的關係,和羅格特扯上關係,從此陪著他經過大大小小的事件,算是羅格特的「隨從」。雖然經過戰爭的洗禮,但沒有其他俄兵對法國人的切齒痛恨,始終抱著單純的心。
杰尼索夫
四十來歲,身型高瘦的俄國伯爵,為駐沙姆舍沃村的俄軍指揮官。因為在戰爭中失去了私生子受到打擊,經常大醉或是目無表情。可是在重要關頭仍能流露冷靜 (也可說是冷血)而果斷的一流應變能力。幫助總督庫圖佐夫應付了兵變,對羅格特持有不明的態度,一時冷漠一時熱情,經常身披紅色披肩。
多洛霍夫
杰尼索夫的部下,是身兼俄羅斯和哥薩克軍徽的軍人。對法國降兵非常痛恨,因此也看不起羅格特,可是非常嚴格遵守軍令,並對自己軍官的身份感到自豪。曾指揮處死沙姆舍沃村附近三百六十多名法軍俘虜的任務。
卡斯霍夫
俄軍上尉,同樣痛恨法國降兵,並且極其憎惡羅格特,多次留難於他。他曾兩次差點殺死羅格特,但都被瑪姬娜所救。在第一部完結時正和多洛霍夫一起前往福明斯克的軍營。
安德魯
一名金髮青年,為瑪姬娜的待從。忠實依從瑪姬娜的說話並對不服她的人嚴厲呵責。雖然因瑪姬娜的關係幫助過羅格特,但羅格特卻看見他對自己是有一種不散所以的憤怒眼神。
沃爾孔斯基
俄國伯爵,不時從聖彼德堡帶沙皇詔令到前線,被軍方視為御使,而自稱為沙皇的親信。在聖彼德堡社交高層中號為「亞歷山大的左手」。在第一部時曾奉亞歷山大的御詔前往塔魯丁,打算透過兵變解除庫圖佐夫的職權,失敗被殺。
沙夫斯基
庫圖佐夫的親兵,負責駐守塔魯丁外圍。和克洛夫是老戰友,全身都是強壯的肌肉。在沃爾孔斯基的陰謀中率兵解救了庫圖佐夫一行人。十分忠於總督,對羅格特很輕視,但憎恨感不算強烈。
維特根斯泰
俄國將軍,表面是沃爾孔斯基在聖彼德堡組織的衛兵隊首領,但實際上亦是庫圖佐夫的人,負責探聽亞歷山大與沃爾孔斯基的消息,庫圖佐夫說他在打仗、間諜和表演皆有一手。
哥爾.卡歷
安歷卡的哥哥,自小為猶太教教徒,因此雖加入了俄軍並信奉沙皇的自由主義政策,在軍隊仍經常受到孤立,因此產生自卑感並憎恨自己的同胞、外國人和異教徒。對羅格特和妹妹都沒有好感,並受到卡斯霍夫的影響對羅格特產生敵意。
米克爾里.斯佩蘭斯基
沙皇亞歷山大的顧問,被奉為俄國自由主義之父,負責沙俄的法律改革。在聖彼德堡權力沖天,稱為「亞歷山大的左手」,於第二部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