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
根據三國志為主體,將唐代以來所有有關三國的史料、文獻、
傳聞和戲劇腳本等加以整理,去蕪存菁而寫成。羅貫中的三國
演義於明代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出版,兩百年後至清代康
熙年間,由毛綸、毛宗崗父子加以訂正,重于刊行,就是今日
流行的定本•也被認為是標準本。其內容七分史實,三分虛構
。以蜀漢為正統,揚蜀抑魏、吳。
作者
作者為元末明初之羅貫中,羅貫中為太原人,號湖海散人。為
人寡合。所作樂府隱語,極為清新。
七實三虛
三國演義七實三虛﹝百分之七十為真,百分之三十虛構﹞,大
部份情節依照正史結構進行,甚至照史書一字不漏抄錄;少部
份天馬行空,並且穿插
一些怪力亂神以吸引讀者。因為此書太
紅了,有人把他當聖經﹝此說並不誇張,歷代有相當多武將以
這本書為兵法範本,並且因此稱霸一方,甚至奪得天下,更多人把他當正
史,以為書中寫得皆為真。為了避免有人虛實不分,我把一般
人較易混淆的事寫出來。至於像呂蒙被關羽的冤魂嚇死之類的
情節明顯不合乎科學,就不浪費筆墨解釋。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