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灣戰爭十週年回顧               

                                

引言

波斯灣戰爭的背景

撒達姆的賭局

進軍科威特

沙漠之盾

沙漠風暴

至勝之道

總結

 

引言                                    

  十年前的117多國聯合部隊以高科技的巡弋飛彈和轟炸機對伊拉克發動了猛烈的空中攻擊爲波斯灣戰爭揭開序幕,在十年後的今天,讓我們回顧一下這場對日後政治和軍事都有重大影響的戰爭

波斯灣位置

 

波斯灣戰爭的背景                            

  波斯灣是世上石油藏量最多的地區。因爲石油供應不穩會嚴重危害西方國家利益,波斯灣成爲它們最「關心」的地區。兩伊戰爭結束僅兩年,元氣大傷的伊拉克發動此場戰爭都使西方國家無不大吃一驚

  伊拉克這回教國家於1958年獨立,多次參加中東戰爭與以色列對抗。1917撒達姆成爲伊拉克總統次年趁伊朗爆發回教革命挑起兩伊戰爭,不料此場8年的戰爭使伊拉克損失慘重,但卻也讓撒達姆立了一支高居世界第四,約一百萬人,5,500輛戰車、6,000輛裝甲車輛、3,500門火炮、約700架飛機,大量戰區導彈和化學武器的部隊,成爲波斯灣中軍力最強大的國家

  科威特擁有正規隊約15,000人、230輛戰車和30架法製幻象F1戰機. 這小國因石油藏量多面富裕,兩伊戰爭期免息貸款約150億給伊拉克,但戰後兩國因政治和經濟等問題而關係惡化。

幻象F1

  沙烏地阿拉伯是波斯灣的最大國也因石油致富,是海灣合作理事會(AGCC)的領導國家,溫和派阿拉伯國家領袖總兵力65,000裝備現代化程度頗高,卻無法有效保衛國土

 

撒達姆的賭局                              

撒達姆的決定有如賭局:結果可以是成功,也可是賠本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交雜了經濟、政治、歷史等複雜因素

在經濟上兩伊戰爭使伊拉克欠下800億美元外債連同重建經費要3000億以上而伊拉克的原油出口收益又不能滿足以上需求加上科威特長期違反原油生産配額協定使油價疲弱,使伊拉克的原油收入更大爲減少,伊拉克又指科威特以斜鑿油井方式偷取原油

就以上問題,伊拉克要求科威特放棄對伊拉克的100億貸款,並賠償150億,但多次磋商無效促使撒達姆採取軍事冒險:科威特控制全球20%的原油,若伊拉克再一鼓作氣佔領沙國,將會控制多一倍原油,成爲最大產油國,而佔領科威特更可一起吞併該國龐大的財富 

在地理上伊拉克的海岸線只有58公里嚴重影響原油出口。若佔領科威特可得到該國499的海岸線和重要的海港 

在歷史情感上,伊、科兩國都在鄂圖曼帝國時代的帝國版圖中,伊拉克以鄂圖曼的繼承者自居認爲科威特是伊拉克的領土,因此在科威特建國時曾以大軍壓境 

  撒達姆是一個強烈的民族主義者,因此撒達姆非常不滿親西方的波斯灣國家若以軍事力量打擊這些阿拉伯叛徙不但合理,還能塑造伊拉克在阿拉伯中的領導地位 

  但是,撒達姆的如意算盤被西方國家完全打破,因爲波斯灣大量出產現代工業中非常重要的原油該區的不穩定將導致國際原油價格的上升,如果西方國家對那些侵略行動不加以阻止的話,那么在波斯灣便將會引起骨牌效應,若撒達姆繼續這些侵略行動,意味著擁有濃厚反西方情緒的伊拉克所控制 

  另外內部混亂的蘇聯,跟六四事件後被孤立的中共都無意跟西方國家對抗,使聯合國的運作阻力大爲降低

 

進軍科威特                                 

  19907月開始撒達姆指責科威特不遵守原油生産配額和盜取伊拉克的原油,要求科威特就抵消兩伊戰爭期間的債務及割讓布比揚、費拉卡兩島展開談判。於是雙方代表于同月31日在沙烏地阿拉伯的吉達展開談判,次日談判破裂,會談後,伊拉克的部隊調動頻繁,但科威特仍然不相信爭會爆發認爲打完兩伊戰爭後的伊拉克只是想增加其手上的談判籌碼 

  199082日淩晨二時,超過10萬人的伊拉克部隊越過了邊界,伊軍以3個精銳的共和衛隊裝甲師爲前鋒同時由特種部隊組成的3個突擊營搭乘直升機突襲科威特市和國際機場突擊部隊在很短時間就佔領了國際機場於是大批伊軍搭乘運輸機抵達科威特市

T-62戰車

  剛結束兩伊戰爭的伊拉克擁有經驗豐富的部隊,總兵力只有15000人的科威特且準備不足,致完全被打至潰不成軍四散逃走,7小時內,伊拉克已控制了科威特的各個要地,伊拉克旋即扶植成立親巴格達的傀儡政府。83日,伊開始鞏固陣地伊軍一度逼近沙烏地阿拉伯邊境形勢極度緊張,後來證實伊軍在科、沙邊境駐防。88伊拉克宣佈科威特成爲該國第十九個省,完成整個兼拼行動

 

沙漠之盾                                

  82日,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緊急會議,譴責伊拉克呼籲伊、科兩國進行和談要求伊拉克撤軍,由於伊軍並無撤退迹象,聯合國安理會於86日通過決議案,對伊拉克實行經濟制裁及武器禁運,88月伊拉克宣佈兼拼科威特,次日安理會宣佈伊拉克的兼拼行動完全非法,美國於83日決定發兵緩助科、沙兩國美國於86日展開名爲沙漠之盾的軍事行動增兵沙地阿拉伯

  美軍的戰機迅速進駐沙地阿拉伯和土耳其美軍更加說服沙地阿拉伯讓聯軍進駐該地。聯合國的661決議案通過後,部份國家宣佈進駐該國。到了815日聯軍的兵力已達25000

  901129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爲動武而鋪路的678決議案:如果伊垃克在1991115日以前仍拒絕從科威特撤軍授權聯合國成員使用一切必要手段維護並執行安理會有關決議案

  聯軍是一個以北約爲模式所架構出來的臨時組織。在聯軍國家的尊嚴、民族自尊、宗教尊重和政治因素的上考量最後形成了特殊的「雙重指揮體系」:一部分由聯軍中央司令部史瓦茲柯夫將軍統帥;另一部分由沙國指揮官統帥

 

沙漠風暴                                 

行動分爲四階段:

1.迅雷(轟炸)行動;

2.壓制科威特全境防空設施;

3.耗損敵軍50%戰力;

4.地面攻勢 

  1991117日淩晨,第一波攻勢以轟炸機爲主。它們剛離開目標區,戰斧巡弋飛彈已經到來飛彈攻勢結束後,轟炸機又回來了。到了1月底伊軍的防空、指揮系已告癱瘓 

224地面攻勢展開,攻擊行動分四路:

第一路由美國海軍陸戰隊兩個師及沙地阿拉伯一支特遣部隊組成;

第二路由兩個埃及裝甲師與阿拉伯聯軍爲主;

法國第6輕裝甲師與美軍第82空降師組爲第三路

第四路由美國第7軍、第18軍及英軍第一裝甲師並肩作戰

G日

G+1日

  伊軍在頭二日已兵敗如山倒,撒達姆為了保存其實力,於26日早晨,伊拉克政府廣播宣佈執行聯合國660號決議:從科威特撤軍。誰知此舉使聯軍更急於瓦解伊軍,由於初時的疲勞轟炸已癱瘓了伊軍的指揮系無秩序的大撤退發生了加上通過幼發拉底河的幾座橋被炸,結果伊軍的車隊在伊拉克的東南角落動彈不得最壞的是,這情況被聯軍的衛星偵得一清二楚,聯軍的飛機很快就把它們炸成廢鐵

G+2日

  G+3(以後)聯軍盡可能消滅餘下的伊軍。直昇機、機械化部隊就像海嘯一樣,迅速、大範圍地淹沒伊拉克,伊軍毫無反抗能力可言,各交通要道被聯軍阻絕,伊軍的軍事悲劇一次又一次重演,道路上撤退的車隊被聯軍視為箭把  

  由於科技的幫助聯軍的戰車往往在極短內破壞比它們多的伊軍戰車

  無力再戰的伊軍只有乞和一途為了讓兩伊互相制衡不讓伊朗坐大,美國接受求和,停火時間為288但聯軍仍在停前盡可能殲滅伊軍

  19912288時,波斯灣戰爭結束,撒達姆立了十多年,高居世界第四,約一百萬人,共5,500輛戰車、6,000輛裝甲車輛、3,500門火炮、約700架飛機,大量戰區導彈和化學武器的部隊,也從此消失

戰斧導彈

至勝之道                                  

  聯軍擁有壓倒性的空中優勢無論在人員、飛機的質素或是數量和戰術方面都並非伊拉克所能相提並論聯軍的空中武力是由與華沙公約長期對抗的北約爲主力透過四十多年的各種演練培養了良好的作戰能力而其他國家也經常派飛行員到美國和英國受訓因此都能夠跟西方國家的空軍配合聯軍更部了1500架以上的戰機其中有500架是來自美軍的大小航空母艦除了數量之外質量亦是伊軍望塵莫及的聯軍的戰機全是戰後第三代的戰機而伊軍能夠抗衡的戰機只占總數的四分一以下聯軍更擁有各種不同功能的飛機部隊,例如加油機、預警機聯軍飛機的對伊軍的疲勞轟炸促使伊軍瓦解

  聯軍的地面部隊擁有著質量上的優勢,裝甲部隊配合直升機的快速推進,令50萬以上的部隊成爲甕中之鼈傑出的領導使聯軍的作戰能力發揮到最高,避實擊虛,出奇制勝,側翼包圍佯攻和助攻的戰術,使地面部隊只付出極少的時間和代價,就能夠逼使撒達姆乞和,傑出的指揮是獲得這項成就的關鍵

  高效率的後勤部隊把物資和武器從世界各地送往波斯灣,再把它們送往前線,使戰鬥部隊可無後顧地快速推進,又把軍品的儲存、配送、保養、傷兵的撤離做得非常出色,令聯軍能以史上最快的速度推進

總結                                   

  波斯灣戰爭後伊拉克成了侵略者的警惕,長達十年以上的禁運至今尚(2001年)未結束

  在國際政治上,波斯灣戰爭打破了東西方的對抗局面,是聯合國成立以來最團結,而且是規模最大的軍事行動,東西方國家、第三世界國家、甚至中華民國都支援此次行動。戰爭過後,確立了美國唯一超強地位,美國成了國際衝突的裁判者

  在軍事上,美國在越戰後的軍事理論、科技都得到了驗證波斯灣戰爭顯出了現代化空軍的威力,空軍已有資格決定戰爭勝負。空軍配合快速推進的機動部隊的立體作戰將是新世紀的作戰模式。因此,波斯灣戰爭是一場真正的軍事革命

 

伊拉克

聯軍

 

損失數

總數

損失數

總數

坦克

4,000

4,230

4

3,360

火炮

2,140

3,110

1

3,633

裝甲運兵車

1,856

2,870

9

4,050

直昇機

7

160

17

1,959

飛機

240

800

44

2,600

 

 

 

 

 

 

 

 

 

 

地面戰:

100小時

 

 

 

 

伊拉克

聯軍

 

損失數

總數

損失數

總數

參戰人數:

十萬以上

550,000

約三萬

700,000

參戰師數目:

40.5

42

 

 

*聯軍傷亡人數中,死亡者只佔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