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一峰 “林一峰的床頭歌”
論聲線﹐林一峰不是像張學友那樣有天皇功架﹐亦不像陳奕迅聲線那樣沉穩。但香港
已經有一個張學友一個陳奕迅了﹐不需要多一個類似的歌手。林一峰就像當年的歐瑞
強﹐走的是學校ACCOUSTIC 民搖曲風﹐聲線唱腔是走鄰家男孩路線。沒有強勁的唱
功﹐林一峰有的是簡單自然不做作的聲線。當然林一峰一定不是唱家班那類歌手﹐但
唱歌有時並不需要太完美﹐太完美有時反而變得做作。
林一峰“林一峰的床頭歌”曲風有點像AT17﹐一樣是輕快校園ACCOUSTIC民謠。歌詞亦
偏向校園化。“雪糕車”其中一句“ 背上過重書包放學﹐ 看看店里新到筆盒”﹐還可以比
這更校園嗎﹖“秋千”亦有一句﹐ “那年我們十五歲 ﹐嚷著要到公園去﹐
你和我仍是那句﹐
愛你直到一百歲”﹐純情得可愛。十五歲有這樣純情就好了。
“19”速度慢一點的ACCOUSTIC BALLAD﹐仍然是有份校園味道。
“清草地﹐溪水旁“都是靜態點的ACCOUSTIC BALLAD﹐簡單的民謠曲式﹐高音部份控制
得不夠好﹐但問題不大。
“追憶”是翻唱林子祥舊曲﹐好像比彭羚幾年前的版本還要好。味道是改變了﹐沒有過量的悲
傷﹐有的只是對年輕往日的輕量眷戀。
“THE BEST IS YET TO COME”跟AT17那首是同一曲。 AT17原曲有著輕快爽朗的節奏﹐林
一峰改用慢一點的方法去編此曲﹐有另一種味道。
香港樂壇有一段時間民謠曲風消失了﹐但隨著AT17及林一峰的出現﹐學校民謠曲風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