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楊千嬅 "M v M"
分成上半場﹐下半場和大結局來出碟是很新穎的GIMMIC。
大碟主題曲“楊千嬅”﹐曲調本身輕快﹐但並不突出﹐而且詞亦寫得不好﹐求其﹐合格但
並沒什特色。始終不明白歌詞跟楊千嬅有什麼關係。
“香港小姐”就比較好﹐由慢轉輕快﹐曲本身亦寫得很UPLIFTING。
“閃靈”就綽頭多于一齊﹐曲是大路的K歌﹐詞亦很夾硬﹐寫什麼戲院撞鬼來講男女關係﹐
說到尾還不是綽頭一場。不是很差﹐不過不見得好過市面上其他同類歌曲。
“就比較好﹐沒那麼大路﹐不過還是不算突出。
一向覺得千嬅唱快歌好過慢歌 (不過應該無乜人認同)。”冬天的故事“最愛的是”新世紀福音戰士“﹐
”PLAY IT SOFT PLAY IT LOUD“時最愛的是”放煙花“。覺得楊千嬅的歡樂形象適合唱快歌﹐
唱慢歌反而覺得好像假裝出來一樣。情況就如睇千嬅的戲﹐扮大笑姑婆時的千嬅比扮喊時來
得自然很多。而且重BEAT的快歌可以遮掩千嬅在歌藝上的瑕疵。
很喜歡“男女關係科”﹐ MARCHING SONG的格局﹐很有趣。
其後的兩首又是走回慢版K歌路線﹐留不下深刻印象。
上半場完結﹐但感覺是比較普通﹐只有一兩首比較滿意。
下半場開始﹐”滿漢全席“真是非常突出。在雜亂的調子中﹐營造出澎湃熱情的舞曲﹐很新穎﹐很適合千
嬅﹐很狂野﹐誰說千嬅唱快歌不好﹖MvM最好的就是”滿漢全席“這首快歌。
“適量運動與均衡飲食”亦是非常輕快有趣﹐有點像酒廊的LIGHT BIG BAND歌。
"還未夠快“亦是走同一路線﹐加少少英倫DISCO感覺。
”慢熱-北海道夏“是此碟比較好的慢歌﹐沒那麼公式化﹐千嬅亦試些少BAND
SOUND。
不大喜歡 “談談情探探聽”﹐曲子太普通﹐沒個性。
“MR”亦是首比較好的慢歌﹐像童謠﹐亦像搖籃曲﹐聽來舒服。
“學習街童”﹐千嬅繼續試BAND SOUND加ROCK﹐很有逼力。
大結局的向左走向右走﹐概念上是成功的。把“野孩子”重填歌詞和混合在另一新曲上面﹐很有創意。
記得我媽聽完此三首歌時跟我說向左走向右走的故事“怎麼這樣無聊﹖﹗”﹐我是這樣回答的﹕
“你不是在期待一個很認真﹐很有哲理的故事吧。。。。。。”
我的確不期待一個很認真﹐很有哲理的楊千嬅﹐亦不喜歡這樣的一個楊千嬅。所以千嬅在上半場的生硬﹐拘謹並不討好。反而下本場﹐千嬅散發出的嬉戲感覺就非常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