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天星英漢百科醫學辭典》 Meteor's Cyclopedic Medical Dictionary (Edited by Jerome Teng) 鄧樹楨 編著 ( 2007 年7月 ) (English-Chinese Medical Dictionary) |
|||||||
《最新天星英漢百科醫學辭典》 (中英文字數140 萬 , 共1150頁) (An A-Z Reference Guide) For Medical Professional and General Public. 【部份內容摘錄】 繼續A-1, 繼續B, 繼續C, 繼續D, 繼續E, 繼續F, 繼續G, 繼續H, 繼續I, J, K, 繼續L, 繼續M, N, O, 繼續P, Q, R, 繼續S, 繼續T, U, 繼續V, W, X, Y, Z•藥名A 【最新醫學健康新聞】 【天星其他連接】 (內容摘錄) 【 A-2 】 (英文發音,請 Double Click 【發音】) analgesia—(痛覺缺失;止痛,麻醉):疼痛感覺的降低或喪失,但頭腦仍有意識,局部的止痛或麻醉;止痛方式包括硬膜外止痛(epidural analgesia)、連續脊尾止痛(continuous caudal a.)。
analgesics 【發音】—(止痛藥,鎮痛劑):用於減輕或抑制疼痛的藥物,但不會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不致喪失大腦意識;根據作用原理的不同,止痛藥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 非麻醉性止痛藥(nonnarcotic analgesics),此類大部份包含阿斯匹靈(aspirin)或「acetaminophen」等成份,阿斯匹靈也有退燒解熱效果;另一類是 麻醉性止痛藥(narcotic analgesics),具有與嗎啡(morphine)類似的作用,長期使用能造成藥物依賴性(drug dependence)或成癮性,較大劑量時才會抑制中樞神經系統;非麻醉性止痛藥通常應用於輕微至中等程度的疼痛,例如是頭痛、牙痛,對於較嚴重的疼痛,通常處方是使用一較弱的麻醉性止痛藥,例如 codeine,再加上一種非麻醉性止痛藥,例如 aspirin。
anastomosis—(血管吻合,吻合術,連通):人體內天然、異常或人工的腔道或器官的連通;以手術方法連通血管或腔道(surgical anastomosis),例如用於治療血管栓塞(thrombosis)、動脈粥瘤(atheroma)、腸阻塞(intestinal obstruction),或用於血管分支側流手術(bypass operation)。
anemia 【發音】—(貧血):血液中紅血球數量或所含血紅素(hemoglobin)的濃度低於正常值的狀況,發生於當身體造血與失血的平衡發生障礙,貧血種類現在約有100種,紅血球由骨髓產生,在脾臟內破壞,紅血球數目減少或所包含的血紅素降低能影響血液攜帶氧氣的能力,造成血氧不足,貧血症狀包括面色蒼白、容易疲勞、虛弱、口渴、暈眩、暈厥、呼吸快速或困難、心悸等,其中的暈眩常發生於姿勢性低血壓,嚴重貧血甚至可導致腦中風、心臟麻痺(heart attack),貧血的常見造成原因可分為三大類,分別是過度失血(excessive bleeding)、紅血球生產減少、紅血球破壞增加,貧血症種類包括營養性貧血(nutritional anemia)、缺鐵性貧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維他命缺乏貧血(vitamin deficiency anemia)、葉酸缺乏性貧血(folic acid deficiency anemia)、懷孕貧血(anemia of pregnancy)、再生障礙性貧血(aplastic anemia)、惡性貧血(pernicious anemia)、出血性貧血(hemorrhagic anemia)、溶血性貧血(hemolytic anemia)、鐮狀細胞性貧血(sickle-cell anemia)、腎臟性貧血(renal anemia)、巨母紅血球性貧血(megaloblastic anemia)、地中海型貧血(thalassemia)、球形紅細胞貧血(spherocytic anemia)、感染性貧血(infectious anemia)、Fanconi 氏貧血(Fanconi anemia)等,原因包括營養不良、失血、溶血(hemolysis)、血紅素不足、荷爾蒙缺乏,常見的原因之一是飲食中缺乏鐵質(iron deficiency)、缺乏維他命B12,尤其是孩童,因為鐵質是血紅素的必要成份;紅血球生產減少的原因包括鐵質缺乏、維他命缺乏、慢性疾病,維他命缺乏種類包括維他命B12、葉酸(folic acid)、維他命C;失血過多是貧血很常見的原因,由於月經失血(menstrual bleeding)使女性比男性容易發生貧血,當血液發生流失時,身體很快會由組織移動水份進入血液,以使血管保持充液,因此造成血液稀釋、紅血球所佔比例下降,雖然最後身體會產生紅血球以補不足,但如果身體突然失血過多則能造成血壓下降、傳送氧氣的能力受損,較常發生的是慢性持續失血,例如月經失血、流鼻血、痔瘡、消化道潰瘍(ulcer)、大腸息肉或腫瘤、腎腫瘤、膀胱腫瘤等,以上有些是隱性出血(occult bleeding),肉眼不易發現察覺,貧血症狀依失血迅速程度而有差別;見各自解釋。 angina pectoris (AP) 【發音】—(心絞痛,狹心症):一般稱為「angina」,又稱為「myocardial ischemia」(心肌缺血)「cardiac neuralgia」(心臟性神經病);屬於冠心病的一種症狀而不是一種疾病,由於心臟肌肉血液的供應不足所導致暫時性的胸部壓力和疼痛感,大多數病例的原因是心臟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少數的原因是冠狀動脈發生痙攣壓縮,造成冠狀動脈的狹窄阻塞,主要的徵狀是胸口附近的發悶疼痛,產生壓迫感或疼痛的部位是胸骨下方的一個區域而不是某一點,疼痛有時擴散至上臂和下顎部位,大多患者是在運動出力或情緒緊張時才會發生;心絞痛是嚴重心臟病的前兆,未經預防或治療的患者可能促成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或心臟遽停(cardiac arrest);一般又被分為「穩定型」(stable)和「不穩定型狹心症」(unstable angina)兩類;治療和預防所使用的藥物是「organic nitrates」,例如是「nitroglycerin」(硝化甘油),其藥物作用原理是放鬆血管的平滑肌肉,使血管擴大,包括動脈和靜脈,改善心肌的血液供應。
antacids 【發音】—(抗酸劑,制酸劑,止酸劑):又稱為「antacid drugs」;一群族的藥物,大多數屬於「非處方藥物」(nonprescription drugs),應用於減輕消化不良、胸口灼熱(heartburn)、食道炎、胃酸回流(acid reflux)、消化性潰瘍等症狀,作用原理是中和胃酸,減輕胃酸對組織的刺激或對潰瘍的傷害,用以幫助預防或減輕消化系統的發炎疼痛,例如胃潰瘍時,它能降低胃中酸度使胃黏膜有時間得以復原;制酸劑通常含有鎂(magnesium)或鋁(aluminum)的化合物,其藥效較長,或含有「重碳酸鈉」(sodium bicarbonate),其藥效較快速;因為服用過多的鎂能產生下痢,過多的鋁能產生便秘,因此制酸劑經常是複方組成,以降低副作用;制酸劑與其它藥物一同服用時,可能影響藥物的吸收,制酸劑最佳效果通常是在進食後0.5-1小時服用;藥物的種類包括有「碳酸鋁」(aluminum carbonate)、碳酸鈣(calcium carbonate)、氫氧化鋁(aluminum hydroxide)、氧化鎂(magnesium oxide)。
anthrax 【發音】—(炭疽病,炭疸熱):一種稀見的急性感染疾病,由一種「炭疽桿菌」(Bacillus anthracis)所引起,主要發生於農場或家畜動物,例如牛、羊、豬、馬等,通常是致命性,也可能由動物傳染給人類,人類可能因為皮膚破裂並且接觸受感染動物而得到皮膚性(cutaneous)感染,也可能因為呼吸進入此種細菌而得到肺部(pulmonary)感染、肺炎等,人與人之間通常不具傳染性,人類得此病是比較罕見。
antianxiety drugs—(抗焦慮藥):又稱「anxiolytics」「minor tranquilizers」;治療焦慮症(anxiety)藥物,主要分為苯二氮卓類(benzodiazepines)、乙型阻隔劑(beta-blockers)兩類,焦慮症影響腦內某些化學物的平衡,benzodiazepines 的作用原理是藉由增加「γ氨基丁酸」(GABA)化學物的壓抑神經系統與情緒作用,GABA附著於腦細胞而阻隔電脈衝的傳遞,產生肌肉放鬆、欲睡、暈眩,因此又用為一種安眠藥(sleeping drug),長期使用能造成依賴性或濫用,大量服用可造成中毒或死亡;焦慮症增加交感神經系統(SNS)的活動,乙型阻隔劑(beta-blockers)的原理是藉由阻隔「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的作用;其它種類是抗憂鬱藥(antidepressants)。
antibiotics 【發音】—(抗生素,抗菌藥):又稱為「antibiotic drugs」「antimicrobial drugs」「antibacterial drugs」(抗菌藥),一群族藥物,經由自然或化學方法合成的藥物,通常是由霉菌、細菌及其他種活微生物所提取出來,用於治療由細菌所引發的感染,能夠殺死消滅或抑制細菌微生物的成長繁殖;抗生素種類有許多,差別是在於抗菌廣度、作用原理、強度、毒性、及藥理性質等。抗生素的發現是醫療上重大突破,拯救了無以數計病患。抗生素消滅細菌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直接殺死細菌,藉著破壞分解細菌的細胞壁,水份進入後造成細胞的膨脹破裂,進而消滅死亡,青黴素(penicillins)盤尼西林即屬於此種;另一種方式是阻止細菌的成長繁殖,再經由身體的免疫系統以對抗細菌感染,例如是磺醯胺(sulfonamides)。
antibody (Ab)—(抗體):又稱「immunoglobulin」;免疫球蛋白分子(immunoglobulin molecule),經由特定抗原(antigen)刺激後由免疫系統的B淋巴細胞所產生,抗原與B淋巴細胞表面的特別受體(receptor)結合後,促成B細胞分化成為「漿細胞」(plasma cell),進而產生特定的抗體,存在於血液與體液中,抗體也可能不經由抗原刺激而自然存在,基本分子結構是一個單體(monomer),由兩個輕鍵(light chain)、兩個重鍵(heavy chain)所組成,分子形狀呈Y字,但也可能是雙聚體(dimer)、三聚體(trimer)、五聚體(pentamer);抗體作用是對抗感染或有害的外來病菌抗原,特定的抗原能刺激免疫系統產生特定的抗體,人體淋巴細胞中只有B細胞能產生抗體,抗體也自然存在於人體,不需經由抗原的刺激產生,抗體與抗原結合能將抗原消滅或細菌毒素中和,抗體能擴大發炎反應,造成抗原的破壞消滅;抗體最重要的功能是增強由入侵抗原已經產生的人體非特定性免疫反應(nonspecific immune responses),抗體的此種功能包括(1)激發人體的補體系統(complement system),(2)增強吞噬細胞的作用,(3)刺激殺手細胞(kill cell)的作用;抗體與抗原兩者結合而將毒性中和;見「immunoglobulin」。
anticoagulants—(抑制凝血藥,抗凝血劑):又稱「anticoagulant drugs」,俗稱「blood thinners」;抑制血液凝結(blood clotting)、防止血塊形成的藥物,用於治療或預防異常血液凝結,具有稀釋血液及防止血管阻塞的作用,應用於中風(stroke)、心肌梗塞(MI)的預防治療,也用於重大手術後防止血凝塊形成,尤其是用於心臟瓣膜更換手術,也用於保持全血或血液標本的儲存,可分為「肝素」(heparin)、維他命K對抗劑(vitamin K antagonist)兩類,後者例如「warfarin」具有較長的作用效果,藉由干擾肝臟維他命K的代謝與功能,造成減少產生數種凝血因子(coagulation factor);當血凝塊已存在時,此藥能使血塊不再增大,或減低移動性血塊阻塞血管的機會,如果藥量使用過多,能造成身體異常出血;常見副作用包括下痢、皮疹、發燒;靜脈注射肝素(intravenous heparin)應用於抑制「凝血酶」(thrombin)等凝血因子,或口服藥例如 warfarin、dicumarol 應用於抑制肝臟產生與維他命K有關的凝血因子。
antidiabetic agents—(降血糖藥,抗糖尿病藥):又稱「antidiabetics」;治療控制糖尿病的藥物,藥物分類為降低血糖的胰島素(insulin)、促進胰臟乙型細胞釋放胰島素的口服降血糖藥;胰島素應用於酮酸毒症(ketoacidosis)、第一與第二類型糖尿病,口服降血糖藥應用於穩定性第二類型糖尿病(NIDDM),口服降血糖藥種類包括磺胺尿素劑(sulfonylureas)、甲型配糖酶抑制劑(alpha-glucosidase inhibitors)、雙胍劑(biguanides)、(meglitinides)、(thiazolidinediones);此類藥物最常見副作用是血糖過低(hypoglycemia),胰島素的不良反應包括過敏反應,口服降血糖藥的不良反應包括惡血質(blood dyscrasias)、肝毒性。
antidiarrheal drugs—(止痢藥、治痢藥):又稱「antidiarrheals」;藥物用於治療原因未定的下痢(diarrhea),如果下痢嚴重而且持續一天或二天以上可考慮使用,包括麻醉性(narcotic)物質或充腸劑(bulking agents);作用原理有多種,麻醉性止痢藥影響腸壁肌肉的作用,或藉由抑制腸道活動性所需攝護腺素(prostaglandin)的合成,或作用於腸蠕動有關的黏膜受體,進而減緩腸中物質通過速度,使更多水份被腸子吸收,減少排便的液體性和次數;充腸劑如同是食物中的纖維素,吸收糞便中的水份,使其成固體狀,若水份不足或腸狹窄存在,可能造成腸阻塞;如果下痢原因是細菌感染,止痢藥減慢細菌的排出,而延誤復原時間,止痢藥也可促成便秘,長時使用可能形成依賴性,產生噁心、腹痛現象;藥物種類包括「次柳酸鉍」(bismuth subsalicylate)、difenoxin、donnatal、diphenoxylate、kaolin / pectin、loperamide、opium tincture;常見副作用(common side effects)包括便秘、噁心、口乾、腹痛,可能造成的嚴重不良作用包括麻痺性腸阻塞(paralytic ileus)、中毒性巨腸症、血管神經性水腫。
antihypertensive drugs—(降血壓的,降血壓藥):又稱「antihypertensive agents」;控制高血壓、降低血壓的藥物,有些應用於緊急性高血壓、心絞痛、心律不整,具有許多種類,包括ACE抑制劑(ACE inhibitors)、乙型阻隔劑(beta-blockers)、甲型阻隔劑(alpha-blockers)、鈣質阻隔劑(calcium channel blockers)、利尿劑(diuretics)、血管緊縮素2阻隔劑(angiotensin-II receptor blockers)、中樞作用抗腎上腺素(central-acting antiadrenergics)、周邊作用抗腎上腺素(peripheral-acting antiadrenergics)、血管擴張劑(vasodilators)、組合藥等,各種藥的作用原理有所差異,例如乙型阻隔劑能減少心臟壓縮力量,利尿劑增加鹽份和水份經由尿液的排泄,血管擴張劑使血管擴張;降血壓藥用於預防高血壓的併發症,例如中風、心肌梗塞、心臟衰竭、腎損害,同時也可用於減輕高血壓的徵狀,例如疲倦、頭暈;如果血壓下降過多能造成病人暈眩或昏倒;見各自解釋。
antiviral drugs—(抗病毒藥物):治療病毒感染的一族群藥物,能直接消滅病毒的藥物不易發展出來,因為病毒接近於無生命物,而且在宿主細胞內複製繁殖,此類藥物的作用原理是藉由干擾病毒在細胞內複製所需的化學過程,而阻礙病毒的繁殖,或是藉由增強免疫系統的抵抗能力,例如治療控制泡疹(herpes)的阿昔洛韋(acyclovir, Zovirax)、治療愛滋病(HIV infection)的zidovudine (Retrovir, AZT, ZDV)、lamivudine (Epivir)。
anxiety—(憂慮,焦慮症):一種不安、害怕的心理狀態,原因是預期某種危險、威脅、不幸,因為感受到情緒壓力而產生的一種反應,如果持續存在能影響及正常生活,可能的症狀有緊張、注意力不集中、思路混亂、睡眠不佳、作惡夢,嚴重者甚至有恐懼現象,造成心悸、手掌出汗、發抖、腹瀉、呼吸困難、性功能障礙,治療舒解的方法有與別人溝通交談、發洩心思情緒、放鬆心情、體操、慢跑、游泳運動等;嚴重的焦慮如果不治療舒解,可能會變成精神性憂鬱症。
appendicitis 【發音】—(闌尾炎,蚓突炎):盲腸(cecum)頂端闌尾(appendix)的發炎,通常是急性的,一種緊急病症,一般是因為闌尾阻塞、細菌或寄生蟲感染所造成,導致闌尾的發炎腫大,症狀包括有持續性的腹部疼痛,在右下腹部位疼痛較劇,移動更疼、發燒、缺乏食慾、噁心,有時有嘔吐,有時有下痢或便秘、白血球數目增加,病症初期有輕微的發燒,末期時腹部腫脹;因為症狀近似於其它病症,有時不易診斷,因此擔誤治療時機;急性盲腸炎通常需要手術割除治療(appendectomy),如果未在24-48小時內治療,發炎腫大的闌尾可能會穿孔破裂,把腸內物質與感染傳播進入腹腔(peritoneal cavity),進而造成危險的腹膜炎(peritonitis)。
arthritis 【發音】—(關節炎):「arthron」希臘文,關節之義;關節或鄰近部位組織的發炎,屬於一大類疾病的總稱,細分為許多的種類,包括病症種類達一百種以上;主要的關節炎種類包括有「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少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感染性關節炎(infective arthritis)、血清陰性關節炎(seronegative arthritis)、痛風(gout)、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等,其中的「骨關節炎」或「退化性關節炎」(degenerative arthritis)是老年人十分常見的病症,大多是程度上的差異;關節炎的診斷方法包括:疾病症狀、X光檢驗、關節液體檢驗、驗血等,治療方法包括針對致病的原因、防止病症惡化、藥物療法、物理療法、手術治療等。
artificial sweeteners—(人工甜味劑):人工合成製造的糖味劑,含有極少的熱量,可替代真正糖份,應用於低熱量飲料、食品工業、糖尿病患等,優點包括防止蛀牙、控制血糖與體重,又分為營養性(nutritive)、非營養性(nonnutritive)兩類;營養性甜味劑有「多元醇類」(polyols),因為能提供熱量,例如 sorbitol, mannitol, xylitol,存在於水果類中,但商業用通常是人工合成,在腸內吸收較慢,具有安全性,但食入過多可造成下痢;美國FDA認可使用的非營養性甜味劑有四種,分別是aspartame、saccharin、acesulfame-K、sucralose;其中aspartame (Nutrasweet)約佔使用量的75%,不耐高熱使aspartame僅限於成品食物,aspartame的甜味約是蔗糖的200倍,專利權於1992年結束,一罐低熱量飲料約含180-200mg,有些人對其產生頭痛耳鳴等不適反應;saccharin不含熱量其甜味是蔗糖的400-500倍,有些人食用後口中有一種金屬殘味,saccharin在動物實驗中曾顯示與膀胱癌有關,曾引起健康上的爭議;「acesulfame-K」(acesulfame potassium)是較新認可的一種,耐高熱使其能應用於烤焙;1969年美國曾禁用人工甜味劑「cyclamate」,原因是能使實驗室老鼠產生癌症,但它仍在別國使用,FDA可考慮核准其許可。
ascariasis 【發音】—(蛔蟲病):同「ascariosis」;一種由蛔蟲屬(Ascaris lumbricoides)寄生蟲感染所引起的病症,較常發生於熱帶地區,蟲卵由人類的糞便排出,經由污染、手接觸、食物、或水源途徑而傳入其他人的口部和消化道中,蟲卵在小腸內孵化,幼蟲(larvae)經由腸壁吸收而進入人體循環系統,經由淋巴液和血液而到達肺部,造成咳嗽、喘鳴(wheeze)、發燒等呼吸道症狀,幼蟲經吞嚥進入消化道後,在小腸的空腸(jejunum)部位生長成熟並且產卵,然後如此週期又重覆;輕微的感染可能缺乏症狀或偶然發生腹痛、嘔吐、排便不規則,在腸子內有較多寄生蟲時才會有明顯症狀,可能會引起「腹部痛性痙攣」(abdominal cramps)、腸阻塞等症狀,由於蛔蟲競食人的營養,也會造成營養不良和貧血;落後貧窮的地區蛔蟲感染率較高,診斷是在感染者糞便中發現蛔蟲卵,良好的清潔衛生與洗手習慣可預防疾病發生;治療方法是使用「抗蠕蟲藥」(antihelmintic drugs),例如是「piperazine」,單次用藥即能達到效果。
aspirin 【發音】—(阿斯匹靈,乙醯水楊酸,醋柳酸):學名為「acetylsalicylic acid, ASA」,又稱「salicylates」;自從1899年一種常用的止痛藥物,使用歷史長久,柳酸鹽(salicylates)的一種,水楊酸(salicylic acid)的衍生物,作用是減少身體內某種攝護腺素的分泌,也具有退燒、消腫的功能,常用於頭痛、肌肉痛等疼痛徵狀;因為它具有對抗發炎的作用,常被使用於治療關節炎所產生的關節疼痛和僵硬,因為它具有退燒的效果,因此有時被加入於一些治療感冒症狀的藥物;服用少量的阿斯匹靈能降低血小板的黏度,進而減少血液的凝結性,使血管比較不易栓塞,屬於一種「抗血小板藥」(antiplatelet drugs),因此有時被應用於預防心肌梗塞、心臟麻痺或中風(stroke)。此藥的缺點是可能會刺激胃部,甚至造成胃出血,但服用多量才比較可能產生不良作用;如果應用於患有病毒感染的兒童,此藥有可能會促成導致雷氏症候群(Reye's syndrome),一種稀見通常發生於兒童的肝腦性的病症;見「salicylates」。
asthma 【發音】—(氣喘,哮喘,過敏性氣喘):又稱「bronchial asthma」(支氣管氣喘),用以區分於「cardiac asthma」(心臟性氣喘);一種過敏性病症,屬於一種肺部的疾病,此病症的特徵是發作性的呼吸困難,因為支氣管黏膜腫大或支氣管痙攣所造成,主要造成原因是過敏,呼吸有時帶有的聲音,胸部有緊壓感覺,或咳嗽有痰;氣喘的病原不很清楚,它與遺傳因素有關係,造成氣喘最常見的過敏原是花粉,其他的過敏原包括有灰塵、動物毛、灰塵蝨蟲(dust mites)、皮膚垢屑等;各種年紀的人都可能是氣喘病患者,但以兒童和青年人比較常見,此病症通常開始於孩童時期,進入青年期後症狀變得減輕或消去。
astigmatism 【發音】—(散光,亂視):又稱為「astigma」;眼睛視力的一種缺陷,影像受到水平或垂直方向的扭曲,不能全部正常的聚焦於視網膜上面,影像的某些部份可能聚焦於視網膜之前或之後,造成視力模糊與眼睛疲勞,通常是因為眼角膜或晶狀體的表面曲度不正常,正常的眼角膜曲度接近於一球體表面,四周對稱,但不正常的曲度近似於一雞蛋表面。
atherosclerosis 【發音】—(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瘤硬化,動脈粥瘤):俗稱(hardening of the arteries),又稱為「atherosis」;動脈硬化的一種,它是動脈血管內膜(intima)的一種疾病,造成動脈內壁有脂肪物質的沈積,使管壁內層變厚和形狀不規則,形成動脈的硬化,動脈變得狹窄,增加血液流動的阻力,發生部位通常是局部性的,與血流的力學有關係,嚴重部位使動脈發生阻塞,它是冠心病、中風的致病原因;高脂血症是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
autism 【發音】 —(孤獨癖,孤獨性):又稱為「infantile autism」「Kanner’s syndrome」,形容詞為「autistic」;一種稀見的兒童心智性病症,通常在6歲以前就能診斷發現,患者的言語表達能力不足,對四周環境的變化不能察覺與適應,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彷彿形成孤癖個性,多半患者的智能較低,少數具有特殊才智;造成原因包括有遺傳因素、腦部傷害,此症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通常需要長期的特殊教育。
autoimmune desease (AID) 【發音】—(自體免疫性疾病):又稱「autoimmune disorder」;一族群免疫性病症,身體免疫系統失常,原因是免疫系統對自身組織的錯誤性攻擊,不正常的產生抗體,而抗體不能分辨敵我抗原,引起局部性或全身性的不良反應,通常女性患者多於男性,可能與雌激素(estrogen)影響有關,免疫系統的作用是消滅入侵的細菌病毒抗原,如果免疫系統失常而攻擊自體組織,可導致組織的發炎傷害,造成器官性或全身性疾病,這種過程又稱”過度敏感性反應”(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自體免疫(autoimmunity)或多或少存在於每個人,通常不造成傷害,當由良性(benign)轉變成「致病性」(pathogenic)時,就導致自體免疫病,而此種轉變是由遺傳基因、環境觸發因子所決定,患者體內常可檢驗出「自體抗體」(autoantibody)、或T細胞功能失常,致病機制大多複雜,詳細原因不清楚;治療包括使用類固醇藥物、抗發炎藥、免疫抑制藥(immunosuppressant);自體免疫病範圍很廣,又分為器官特定性(organ-specific)、全身性(systemic)自體免疫病兩類,前者種類包括第一類型糖尿病(type I diabetes)、自體免疫溶血性貧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Sjögren 氏徵候群、Addison氏病、惡性貧血(pernicious anemia)、Goodpasture 氏徵候群、Graves 氏病、Hashimoto 氏病、自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病(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重症肌無力(myasthenia gravis)、白斑病(vitiligo)、腎小球性腎炎(glomerulonephritis)、肺纖維變性(pulmonary fibrosis)、皮肌炎(dermatomyositis)、多肌炎(polymyositis)、結節性動脈外膜炎(periarteritis nodosa)等,全身性自體免疫病則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RA)、多發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關節黏結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硬皮病(scleroderma)、全身紅斑性狼瘡(SLE)、Sjögren氏徵候群等。
繼續A-1, 繼續B, 繼續C, 繼續D, 繼續E, 繼續F, 繼續G, 繼續H, 繼續I, J, K, 繼續L, 繼續M, N, O, 繼續P, Q, R, 繼續S, 繼續T, U, 繼續V, W, X, Y, Z•藥名A 【最新醫學健康新聞】 【天星其他連接】
書名:《最新天星英漢百科醫學辭典》 Meteor's Cyclopedic Medical Dictionary 編著:
鄧樹楨
(美國密蘇里州華盛頓大學科學博士。)
天星出版 出版日期:中華民國 96年7月 (Brand New Edition. This enlarged edition is loaded with information.) 定價:NT$ 820 (中英文字數140 萬 , 共1150頁) 【金石堂網路書店 或(台北市)三民書局: 】 ◎ 版權所有 ◎ (12-8-2003) (7-12-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