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天星英漢百科醫學辭典 》
鄧樹楨 編著
(2007年7月) |
||
|
||
(內容摘錄) 【 G 】
gallbladder—(膽囊):又稱「gall bladder」「cholecyst」「bile cyst」「cystis fellea」「vesica fellea」「vesica biliaris」;梨子形狀囊袋(receptacle),位於肝臟右葉下後方,長約8公分,最寬處約2.5公分,容量約40-60亳升,肝臟產生的膽汁經由膽囊管(cystic duct)送至膽囊儲存,膽囊管由膽管分支出來,膽囊管直徑約0.6公分,膽囊功用是儲存濃縮的膽汁,當食物由胃部進入十二指腸時,尤其是高脂肪食物,小腸內泌素(secretin)與膽囊收縮素(cholecystokinin)等荷爾蒙刺激膽囊,壓縮膽汁送至十二指腸,有助於分解消化脂肪性食物;膽囊容易發生的病症是膽結石。
gallstones—(膽結石):又稱「biliary calculus」「choledocholithiasis」「cholelithiasis」;由膽汁成份聚集凝固所形成的結石,大多存在於膽囊(gallbladder)中,有時出現於膽管或肝臟,通常呈圓形或橢圓形、平滑多面的固體,數目可能是1-10個或更多,直徑可能是0.1-2.5公分,原因通常不清楚,膽汁成份包括膽汁鹽(bile salts)、膽固酵、卵磷脂(lecithin)、膽紅素(bilirubin)、廢棄物等,膽汁成份的改變是主要造成原因;膽結石分為兩類,常見結石(75%)主要是由膽固醇所組成(cholesterol stones),其餘(25%)是膽汁色素結石(pigment stones),包含較多的「膽紅酸鈣鹽」(calcium bilirubinate)、鈣鹽;膽固醇結石促成原因可分兩類,一是膽汁中膽固酵密度飽和,原因有雌激素(estrogen)、口服避孕藥、肥胖、快速減重等,另一是膽汁鬱滯(cholestasis),原因有膽管狹窄、非經腸營養法、斷食(fasting)、總膽管囊腫等,膽汁色素結石的病因較不清楚;結石逐漸變大後可能會造成發炎、疼痛、慢性或急性膽囊炎(cholecystitis),但膽結石經常是缺乏症狀,約20-25%患者出現症狀或併發症,症狀通常於結石阻塞膽管後開始發生,可能症狀包括右上腹部劇痛、發燒、噁心、嘔吐、消化不良等,併發症有膽囊炎、膽管炎(cholangitis)、黃疸;腹部超音波掃描能清楚檢查出膽結石,治療方法包括藥物、震波碎石術(lithotripsy)、膽囊切除術等;年青患者較少,隨年紀而增加,女性患者多於男性,肥胖、缺乏運動是危險因素,糖尿病併發膽結石的機會較高,飲食應增加全麥或纖維性食物(促進膽汁排泄體外),少吃高脂肪、多糖、高膽固醇食物,尤其油炸食物,若有右上腹疼痛、發燒等症狀時應就醫檢查;見「cholelithiasis」。
gangrene—(壞疽,脫疽):身體組織的壞死(necrosis),開始時顏色蒼白,後來變為黑色,通常是因為缺乏血液供應所導致,細菌感染也是原因;較常發生於四肢末端,血液供應較差部位,也可能發生於腸子、膽囊;常見於未受治療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腳部,乾性壞疽(dry gangrene)是糖尿病晚期併發症,動脈硬化使患部變得乾冷收縮;濕性壞疽(moist gangrene)可能發生於創傷、血管栓塞、綁帶過緊,通常具有不良氣味;治療包括手術刮除壞死組織、消毒、維持血液循環。
gastric juice—(胃液):胃部胃腺所分泌的一種無色的酸性液體,具有幫助消化、殺菌等功能,人體每天約分泌2公升胃液,胃液中含有鹽酸(HCl acid)、胃液素(pepsin)、胃黏液素(gastric mucin)、凝酪酵素(chymosin)、少量無機鹽等,胃液酸性很強,pH值通常介於0.9-1.5之間,胃酸與胃液素兩者混合後能產生快速溶解蛋白質的效果,胃液的強烈酸性也具有殺菌作用。
gastric lavage—(洗胃):使用水或藥物液體沖洗胃部,通常是移除毒物,進行時病人身體側躺並且頭部低於胃部,使用一條潤滑過的管子經由食道通至胃部,用一漏斗把沖洗液體注入胃部,如果病人意識不清也同時由喉部插一條管子至氣管以防止水液進入肺部,再將管子放低讓胃內液體流出,重覆步驟直到水液變清,有時將解毒藥也一併注入。
gastric ulcer—(胃潰瘍):胃黏膜受到胃酸侵蝕而造成深入胃壁的潰瘍,胃部內層的黏膜受到局部性的損壞,使胃壁出現一個未受黏膜保護的區域,多發生於中年或老年男性,胃潰瘍的促成原因包括有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胃酸過多、吸菸、藥物刺激、心理情緒壓力等,其中幽門螺旋桿菌是重要的因素,症狀是胸部下方與上腹部間有灼痛感,疼痛持續3-30分鐘,疼痛與進食有關,但疼痛的性質因人而異,也可能有食慾不振、體重減輕、貧血、嘔吐等症狀;診斷可使用胃鏡術,治療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抗酸劑(antacid),但不可服用阿斯匹靈,會使胃出血更嚴重,需用其它藥物,禁示吸菸、飲酒、咖啡,多作休息,進食少量多餐;胃潰瘍與十二指腸潰瘍經常合稱為「消化性潰瘍」(peptic ulcer);見「peptic ulcer」「Helicobacter pylori」。
gastritis—(胃炎):胃部內層黏膜組織的發炎,最常見的一種胃病,可能是慢性胃炎或突然發作的急性胃炎,造成胃黏膜紅腫、出血、水腫、侵蝕等現象,造成原因包括有胃黏膜受藥物刺激(NSAIDs)、惡性貧血(pernicious anemia)、細菌黴菌感染(例如幽門螺旋桿菌(H. pylori)、Candida)、寄生蟲感染(例如Anisakis marina)、嗜伊紅白血球(eosinophils)、精神壓力、不當飲食酒精的刺激,或其它因素例如頭部受傷、嚴重灼傷、肝衰竭、門脈高血壓等;胃炎症狀有時類似胃潰瘍,症狀包括上腹不舒服、胃疼痛、噁心、嘔吐等,急性胃炎可能有胃出血現象,胃炎雖可能發生於任何年紀,但以年長患者為多;診斷可使用胃鏡術;見「chronic gastritis」。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GER)—(胃酸回流,胃液回流,胃食道逆流):微候稱為「heartburn」;「gastro」和「esophagus」分別是胃和食道之義;指胃部或十二指腸中酸性流液物質回流至食道所造成的症狀,屬於一種普遍發生的現象,幾乎發生於每個人,程度輕微時可能沒有徵狀,也不會產生食道黏膜損害的現象,主要造成原因是「下食道括約肌」(LES)的控制失常,其他的因素包括有飲食過量、肥胖或懷孕造成的腹部壓力、脂肪性酸性刺激性的食物、身體平躺、飲酒過量、藥物等;因為食道缺乏保護性內膜,酸性胃液長期刺激食道能夠造成食道組織的傷害,產生食道炎和食道組織疤痕,造成吞嚥困難,有些情況胃液物質甚至能夠回流至咽喉部位,造成口腔或呼吸道和肺部的傷害;治療方法包括採取預防措施、服用制酸藥、把床頭墊高約15公分,嚴重者可使用處方藥物,壓抑胃液的分泌、收縮「下食道括約肌」、加速食物由胃送至小腸;胃酸回流的症狀包括有「心口灼熱」(heartburn)的感覺。見「heartburn」。
gastroparesis—(胃輕癱,胃不全麻痺):又稱「delayed stomach-emptying」「gastroparesis diabeticorum」;輕微的胃麻痺(gastroplegia),一種自主神經病變的病症,屬於糖尿病的一種併發症,影響胃部肌肉和胃液分泌的作用,造成胃部發生癱瘓,食物不能正常的由胃部移送至小腸,症狀包括進食後產生胃腸的不適,吃少許食物即有胃飽脹的感覺,或有噁心嘔吐的現象,造成進食後的血糖值難以預期,進食後注射胰島素可能產生血糖過低的現象。
gastroscopy—(胃鏡檢查,胃鏡術):一種細長可彎曲的透視鏡(gastroscope),由口部伸入,用於檢查食道、胃、十二指腸等部位,胃鏡常用於檢查胃腸出血或問題的原因,也可用於治療或生檢取樣;病人通常需6小時以上未進食,一般採用噴入喉嚨的局部麻醉,或鎮靜藥物。
Gaucher’s disease—(Gaucher 氏病):又稱 glucosyl cerebroside lipidosis、familial anemia;一種稀見的遺傳病症,脂肪代謝發生失常,原因是缺乏一種酵素(glucocerebrosidase);症狀範圍大,從症狀嚴重的嬰兒至無症狀的成人,最初明顯徵狀是腹部腫脹,原因是肝臟脾臟腫大,因為儲存過多未經代謝的一種脂肪性物質(lysosome),因為紅血球減少,凝血較差,患者容易發生貧血、骨骼傷害、鼻出血;高雪氏(Philippe C. Gaucher, 1854-1918)是法國一位醫生。
generic drugs—(屬名藥物,藥物化學名):藥物具有兩種名稱,一種是藥物屬名或化學名,另一種是藥物商標或品牌名;某些的藥物,尤其是使用已久藥物,製造藥廠超過一家以上,每家藥廠把藥物各自以自己商標命名,稱為商標名(brand name),彼此之間有競爭性,但具有專利的藥物,亦有商標名;如果醫生處方使用藥物屬名,則病人或藥劑師有選擇餘地,可使用較便宜的品牌,因為藥物成份相同或類近;相對是(brand-name drugs) 。 genetic disorders—(遺傳性失常,遺傳性病症):人類許多疾病或多或少與遺傳基因有關,有些疾病在出生時即明顯存在,又稱先天性疾病(congenital disease),但遺傳性(genetic)與先天性並不同義,有不少遺傳性病症是在出生多年後才出現,而也有不少先天性缺陷與遺傳性無關;遺傳性失常可分為三大類,分別是染色體異常(chromosome abnormalities)、單因子缺陷(unifactorial defects)、多因子缺陷(multifactorial defects),單因子缺陷只是一個或一對基因的缺陷,病症的發生可有法則作依據,多因子缺陷是有數個基因的缺陷,遺傳的形式並不單純;其中「單因子缺陷」又分為兩類,分別是X聯結失常(X-linked disorder)、正染色體失常(autosomal disorder),前者是一種隱性(recessive)遺傳,有缺陷的基因是X染色體,由於女性具有兩個X染色體,男性具有一個X染色體,因此當女性具有一個缺陷基因時,受到抑制,並不會發生異常,成為帶原者(carrier)或隱性遺傳,當男性具有一個缺陷基因時,則會突顯發生異常,因此男性遺傳得病的機會較大;後者「正染色體失常」又分為顯性(dominant)與隱性(recessive)兩種,在顯性遺傳中,患者只需具有一個缺陷基因時就會突顯致病,因此子女得遺傳病的機會較大(50%機率),在隱性遺傳中患者必需具有二個缺陷基因才會突顯致病,子女得遺傳病的機會較小(25%機率);「多因子缺陷」此類包括許多病症,例如氣喘(asthma)、第一類型糖尿病、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兔唇裂顎(cleft lip and palate)等。
genetic marker—(基因標記,基因特徵):又稱「marker gene」;身體的遺傳特徵,表示具有容易得患某種疾病的傾向,可分類為兩種,一種是身體內外可以看得見的標誌,例如大腸息肉是得患腸癌的傾向,一種是生化基因上的差異,必須經過檢驗才能查出,屬於一個研究進展快速的新領域,現在只包括有甲狀腺、腎上腺、大腸等少數幾種癌症,例如1991年一個與大腸癌有關的基因被發現,一個存在於第五染色體中的基因被證明是「腫瘤抑制基因」,被稱為p53基因,如果大腸壁內某些細胞中的這個基因不健全或受到破壞,這是導致大腸癌幾個步驟中的第一步;見「tumor suppressor genes」。
genital warts—(生殖器疣,陰部疣):又稱「condylomata acuminata」;生長於陰道內外、陰莖、肛門等部位的疣(wart),經由性交接觸傳染,由一種乳頭狀病毒(papillomavirus)感染所造成,症狀出現前的潛伏期可長達18個月;治療方法包括使用手術、藥物,有復發的傾向;女性患者得患子宮頸癌的機會增加。
gingivitis—(齒齦炎,牙齦炎):齒齦(gingiva)組織的發炎,通常因為口腔牙齒不潔,由牙齒頸部的菌斑所促成,其他原因包括有營養不良、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藥物等,造成牙齦的腫大、容易流血、口臭,口腔牙齒的清潔有助於預防及病症的復原,若未痊癒,慢性的牙齦炎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牙周病」(periodontal disease)。
glaucoma—(青光眼):一種嚴重的眼病,由於眼球內液壓力(intraocular pressure, IOP)不正常的增高而造成眼睛的傷害,能造成視力的衰退和喪失,直接原因是眼球內積存過多的「房水」(aqueous humor),眼壓過高能壓擠阻塞眼球內的小血管及視神經纖維,可能造成視神經纖維的損害,導致眼睛部份或全部的失明;可分為慢性和急性兩種,慢性的病症通常沒有症狀,患者大多是中老年人,造成原因包括有遺傳因素、受傷、眼疾、糖尿病等,早期發現和治療能防止視力的損害;多數的病例並無其他眼疾的同時發生,此種屬於「原發性青光眼」(primary glaucoma),由於其他的眼疾影響眼內房水的循環所造成的眼壓升高,則稱為是「繼發性青光眼」(secondary glaucoma);青光眼在病理上可分為兩類,一種是「慢性單純性青光眼」(chronic simple glaucoma),又稱為「open-angle glaucoma」,約佔90%的病例,眼內壓力是逐漸的上升,通常沒有疼痛現象,視力的喪失也是漸進的,此類也包括一種稱為「低壓性青光眼」(low tension glaucoma),其視力喪失是發生於正常的眼壓;另一種是「急性充血性青光眼」(acute congestive glaucoma),又稱「closed-angle」「narrow-angle glaucoma」,此類比較少見,眼內壓力是突然上升,造成原因是眼球房水的出口發生阻塞,產生眼痛、頭痛、噁心嘔吐、視力模糊症狀;原發性青光眼的發生率隨著年紀而增加,是造成失明的重要原因,治療目標是降低眼內壓力,使用眼藥水改善眼內房水的外流,或加用口服藥物(例如是利尿劑),以減少眼內房水的產生,約10%慢性青光眼患者需使用手術治療,當藥物治療無效或患者身體狀況不適於藥物治療。
glomerulonephritis (GN)—(腎小球性腎炎,血管球性腎炎,絲球體性腎炎):指腎臟內腎小球的發炎,並非所有的絲球體都同時受到影響,絲球體因發炎受到損傷而,將影響腎臟過濾血液的功能;輕微的通常沒有症狀,除非因其他原因驗尿才會發現,有時眼睛周圍組織略有水腫,受損傷的絲球體會使紅血球和蛋白質滲入尿液中,尿液因此可能帶有血色,血液中蛋白質的流失會造成血液滲透壓的降低,促成更多的水份滲出血管,進入身體組織中積存,形成水腫(edema)現象;此種腎炎可能是急性的或慢性的,造成原因包括有感染發炎、自體免疾等,它也是造成「慢性腎衰竭」的最常見原因;見「acute glomerulonephritis」。
glucose—(葡萄糖):又稱「dextrose」「grape sugar」;一種單醣類碳水化合物,含有六個碳原子簡單形式的糖,分子式「C6H12O6」,它是身體細胞新陳代謝的主要能量來源,也是腦部所需能量的唯一來源,主要來自於其他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一小部份則是由脂肪和蛋白質經代謝作用而產生;葡萄糖是以糖原質(glycogen)形式貯存於身體內,血液中葡萄糖的濃度約是保持在 5 mmol/L,主要是藉著胰島素和糖原質分解素(glucagon)的調節控制。
glycosuria—(糖尿,糖尿症):又寫「glucosuria」;尿液中有葡萄糖成份的出現,正常情況下,血液中的葡萄糖是由腎臟過濾再吸收,幾乎所有的葡萄糖都被再吸收,但是當血糖濃度過高或腎臟的腎小管發生損傷時,腎臟不再能完全的吸收血液中的葡萄糖,造成糖尿的現象,其產生的原因並不一定是糖尿病,也有腎臟正常的人,但不能完全把葡萄糖再吸收;女性懷孕期因為荷爾蒙的變化也常有糖尿現象,如果血糖濃度值正常以及沒有其它的症狀,通常不構成問題;「diabetic glycouria」(糖尿病糖尿)。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test—(糖化紅血球測試):又稱「glycated hemoglobin test」「glucohemoglobin test」「HbA1C test」;一種血糖濃度平均值的測試,檢查身體內過去12至16週的血糖濃度的平均高低情況,血液中的葡萄糖能附著於紅血球內的血紅素(hemoglobin),結合後形成糖化紅血球(glycohemoglobin,GHb),血糖濃度值愈高則結合的紅血球數量愈多,由於人體內紅血球的平均壽命大約是120天,藉著測試血液中這種糖化紅血球的數量,能夠顯示出過去3-4個月身體的平均血糖濃度情況。
goiter—(甲狀腺腫,甲狀腺腫大):又稱「struma」;任何原因造成的甲狀腺腫大,脖子前方顯示出腫大;通常發生原因是因為食物中缺乏碘(iodine),尤其是土壤中缺乏碘的區域,甲狀腺需要碘以產生甲狀腺素,缺乏碘導致甲狀腺腫大,甲狀腺腫大也可能是因為感染發炎、腫瘤等所造成,例如葛雷氏病(Graves’ disease)、甲狀腺中毒症(thyrotoxicosis)、橋本氏病(Hashimoto's disease)、甲狀腺腫瘤等原因所造成。
Gram’s stain—(革蘭氏染色,革蘭氏染色法):又稱「Gram stain」「Gram's method」「Gram’s iodine」;應用於細菌學的一種染色方法,以便使用顯微鏡作觀察分類,利用此法可將細菌歸納為「革蘭氏陽性」(Gram-positive)和「革蘭氏陰性」(Gram-negative)兩大類,基本方法是先把細菌標本浸入一種紫色染料,再浸入革蘭溶液與去色用的酒精溶液,最後把細菌標本浸入一種紅色染料,如果細菌保持有原來的暗紫色,則稱為革蘭陽性,如果細菌失去紫色而變成粉紅色,則稱為革蘭陰性,此方法重要之處是在於它能辨示出細菌細胞壁結構上的基本差異;今日微生物學家多半是藉著電子顯微鏡,由細胞壁結構的差異以區分革蘭陰陽性,革蘭陰性細胞壁的結構比較複雜,革蘭陽性細胞壁則比較厚;所謂「廣效抗生素」一般是指該藥物對「革蘭陽性」和「革蘭陰性」兩類細菌都能產生效果;革蘭氏(Hans C. Gram, 1853-1938)為丹麥一位醫生。
growth hormone (GH)—(生長激素,生長荷爾蒙):又稱「human growth hormone, hGH」「somatotropin」「somatropin」;腦下腺前葉(anterior pituitary)的嗜酸細胞(acidophil)分泌的一種荷爾蒙,影響身體許多組織,刺激肝臟分泌荷爾蒙促生長因子(somatomedin),刺激細胞分裂,增加組織蛋白質的合成,減少葡萄糖的使用,促進人體成長,腦下腺功能失常能造成分泌改變,分泌過多或過少可造成巨人症(gigantism)或侏儒症;可用人工合成製造,治療腦下腺病症引起的荷爾蒙缺乏,例如腦下腺侏儒症(pituitary dwarfism);一種驗血項目,檢驗前空腹10-12小時並減少活動,參考正常範圍(男性) <5 ng/ml、(女性) <10 ng/ml,過高原因包括腦下腺瘤、丘腦下部瘤、糖尿病,減少原因包括腦下腺梗塞(infarction)、轉移病、腫瘤。
Guedel’s signs—(Guedel 氏徵像):一種系統,用於描述手術過程中麻醉(anesthesia)的階段(stage),共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amnesia and analgesia」,病人逐漸與繼續失去意識,有時出現反射現象(reflexes),第二階段是「delirium or excitement」,病人失去意識,開始全部麻醉,但可能出現肢體移動、說話、亂動、嘔吐等現象,第三階段是「surgical anesthesia」(手術麻醉),病人完全失去意識,呼吸情況穩定,第三階段又分為四個「程度」(plane),第一個「程度」時所有的移動停止,呼吸規律,第二個「程度」時眼球固定於中央位置,肋間肌肉(intercoastal muscle)動作減少,第三個「程度」時肋間麻醉達成,呼吸由衡隔膜控制,第四個「程度」時達到深入麻醉(deep anesthesia);第四階段是「premortem」,表示病人已進入危險狀況,特性是病人瞳孔放大、身體變冷、血壓很低、手臂脈搏微弱或缺乏,心臟可能隨時停止。
gynecologist—(婦科醫生):簡稱「GYN」;專長於婦女生殖器官系統疾病診治的醫生,包括女性的避孕(contraception)、不孕(infertility)、懷孕(pregnancy)、月經(menstruation)、停經(menopause)、性功能失常等;有一些婦科醫生同時也是「產科醫生」(obstetrician),因此經常與產科學合稱為「OBGYN」。
繼續A-1, 繼續A-2, 繼續B, 繼續C, 繼續D, 繼續E, 繼續F, G, 繼續H, 繼續I, J, K, 繼續L, 繼續M, N, O, 繼續P, Q, R, 繼續S, 繼續T, U, 繼續V, W, X, Y, Z•藥名A 【最新醫學健康新聞】 【天星其他連接】 書名:《最新天星英漢百科醫學辭典》 Meteor's Cyclopedic Medical Dictionary 編著:
鄧樹楨
(美國密蘇里州華盛頓大學科學博士。)
天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中華民國 96年7月 2002年 5月 (共 1150頁) 定價:NT$ 820 __(Brand New Edition. Loaded with information. 1150 pages.) 【金石堂網路書店
或(台北市)三民書局:
◎ 版權所有 ◎
(7-9-2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