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天星英漢百科醫學辭典 ◎

   

最新天星英漢百科醫學辭典

 

鄧樹楨  編著

(2007 年7月)

 


【B】

Babinski reflex(巴賓斯基反射):又稱「Babinski response」「Babinski phenomenon」;一種神經性測試方法,顯示異常的足底反射,表示中樞神經系統發生損害;見「plantar reflex」。

  

bacille Calmette-Guerin (BCG) vaccine(卡介苗):用於預防結核病的疫苗;見「BCG」。

bacillary dysentery(桿菌痢疾,大腸桿菌痢疾):又稱「shigellosis」;大腸的一種嚴重的細菌(Shigella bacillus)感染,較常見於1-4歲兒童,多發生於衛生不良地區,具傳染性或流行性;症狀包括有嚴重下痢、腹痛、發燒、噁心嘔吐、身體肌肉痛、脫水等,治療包括補充水份、使用抗生素、隔離等,經由適當治療後約10天內可復原。

 

bacteria(細菌,菌):單數「bacterium」,大寫指「無芽胞桿菌屬」,缺乏鞭毛(flagella)的桿菌類;一種單細胞植物狀微生物,有機體,缺乏葉綠質,具有硬式的細胞壁和多種不同的形狀,能夠單獨地存活;它缺少一個能夠刺激人體免疫反應的細胞核,細菌攻擊人體特定的細胞或組織是藉著它所產生出的強烈毒素;細菌不會造成感冒(common cold),但能造成感染等其它的疾病,感冒引起的併發症大多是細菌性感染

 

balance(身體平衡):身體站立或移動時保持平衡的能力,必須不停提供平衡訊息給腦部,有助於平衡的器官包括有眼睛、皮膚神經、肌肉、關節、內耳的迷路(labyrinth),小腦(cerebellum)在收集訊息後送出指令至身體肌肉;有些疾病能影響身體的平衡,例如迷路炎(labyrinthitis)、中耳炎(otitis media)、腦或脊髓腫瘤、神經病症。

 

barbiturates(巴比妥酸鹽):一族群鎮靜藥物(sedatives),作用原理是壓抑腦部中樞神經系統(CNS)的活動,藥物分子穿過腦內神經細胞的細胞膜,阻隔神經細胞化學信號的傳導,減低神經細胞的反應能力,此類藥物過去曾廣泛被用作是抗憂鬱藥、安眠藥、鎮痙攣藥(anticonvulsant),如今被謹慎使用,因為它會造成藥物習慣依賴性與被濫用,此藥過量使用可能致命,尤其是同時飲酒;此藥包括 amobarbitalpentobarbitalphenobarbitalsecobarbitalthiobarbital等,例如「phenobarbital」作用較慢而長效,仍常被用為鎮痙攣藥治療癲癇(epilepsy),「thiobarbital」則作用較快而短效,被用為麻醉藥物(anesthetics);副作用包括欲睡、精神迷糊、步行蹣跚,長期使用超過四星期可能產生藥物依賴性(drug dependence),停止使用反而會有不適的戒除徵狀(withdrawal symptom),也能產生藥物耐受性(drug tolerance),需逐漸增加藥物劑量以達效果。

 

barium enema X-ray(鋇劑灌腸X光檢查法):又稱「air contrast study」;用以檢查大腸的狀況或疾病,把含有鋇(Ba)的硫酸鋇液體經肛門灌入大腸,鋇作為X光的一種顯影劑,進而拍攝大腸的X光影片,病人把鋇劑排泄後再拍攝X光影片。

barium X-ray examinations(鋇劑X光檢查法):用以檢查食道、胃腸道疾病狀況的一種方法,病人飲用含有鋇(Ba)成份的液體至食道和胃部,或使用胃管或灌腸方式(enema)將鋇劑注入至小腸或大腸部位,有些情況下並且注入空氣至腸子,腸子鼓脹後使鋇劑附著於腸壁,進而拍攝腸道的X光影片,鋇劑具有X光顯影作用,用以檢查食道、胃腸部位的不正常狀況,例如可顯示出胃腸道的狹窄、腫瘤、潰瘍、憩室、脫出等,許多情況下鋇劑X光檢查法可取代內視鏡檢查法;此方法又可分為三類,(1) 檢查「上消化道」的方式包括有「barium swallow(鋇劑吞嚥法)是針對食道,「barium meal X-ray」方法是針對下食道、胃、十二指腸,「barium follow-through」方法是針對小腸;(2) 檢查小腸部位的方式是「barium small-bowel enema(鋇劑小腸灌腸法)或稱為「enteroclysis」,此方式使用胃管插入至小腸,能使更多的鋇劑到達小腸;(3)檢查「下消化道」或大腸的方式是「barium enema(鋇劑灌腸法)

 

Barrett's esophagus(巴瑞特氏食道):通常由於胃酸回流至食道的刺激,靠近食道下方的食道內層組織發生變化,由新生的「腺狀表皮細胞」(glandular epithlium cells)取代了原來正常的鱗狀細胞(squamous cell),使其近似於胃部內層組織,對胃酸有抗阻效果,但新組織區上端的發炎可能產生食道狹窄(stricture)現象,新組織區也可能發生潰瘍或出血現象,此現象是食道癌的危險因素;詳細的發生過程不清楚,但是胃酸回流是重要的促成原因,它是慢性胃酸回流所造成最嚴重的食道組織變化,這種組織的改變稱為「metaplasia(組織變型),原理可能是食道內層組織對酸液的敏感,為了引起保護作用而發生的變化;巴瑞特(N.R. Barrett)是英國的一位手術醫生。

 

basal cell carcinoma(基底細胞癌,基質細胞癌):又稱為「basal cell epithelioma」「hair matrix carcinoma」「basaloma」;一種常見的皮膚癌,一種的上皮細胞惡性腫瘤,可能發生於任何的皮膚部位,但最常發生於臉部或頸部,通常是在眼旁、鼻子、耳朵,腫瘤細胞類似於皮膚最內層的細胞,特性是無痛、慢速成長,通常是局部性,很少會轉移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如果未經治療可能會侵犯鄰近的組織,如果早期發現和治療,則95%以上的病例能夠治癒;太陽光過度曝曬、紫外線照射是致病的危險因素,年紀增長與氣候良好也是危險因素。

  

basal ganglia(基底神經節):位於大腦白質內部的幾個大的灰質(grey matter)組織,位置在大腦(cerebrum)下方、腦幹(brain stem)的上部,包含尾狀核(caudate nucleus)、豆狀核(lenticular nucleus)、杏仁核(amygdaloid nucleus)三組神經細胞組織;基底神經節與大腦皮質(cerebral cortex)和丘腦(thalamus)有許多的神經相聯繫,參與產生平穩和連續的肌肉動作,負責身體隨意運動(voluntary movement)的調節;當基底神經節與聯繫發生病變時,可能導致身體出現不隨意動作、震顫、虛弱,例如巴金生氏病(Parkinson's disease)、舞蹈病(chorea)

basophil 【發音】 (嗜鹼性粒細胞,嗜鹼性白血球):一種白血球或淋巴細胞,一種吞噬細胞,屬於一種多形核粒細胞(polymorphonuclear granulocytes),細胞漿顆粒的染色是使用鹼性(basic)染料,因此得名,細胞漿內顆粒粗大,圓形,大小不一,約佔循環中白血球數目的1%,具有對抗感染的功能,它們能夠穿過微血管管壁,吞噬消滅入侵的細菌。

  

B cells(B細胞,B淋巴細胞):又稱「B lymphocytes」;白血球的一種,也是兩種重要淋巴細胞的一種,另一種是「T細胞」;B細胞是免疫系統中重要成員,它主要是作用於「體液性免疫」(humoral immunity)或「抗體性免疫」,B是取名於雞的「黏液囊」(bursa),人體B細胞來源最初是由骨髓產生,成熟的部位不確切清楚,可能是在腸子部位,B細胞能夠分泌產生抗體進入體液中,以對抗入侵體內的外來物質,防止疾病、感染、或中毒的發生;每一種B細胞產生一種特別的抗體,例如某一種B細胞能產生抗體對付一種特別的細菌,另一種B細胞能產生抗體對付一種感冒的病毒。

  

beclomethasone(藥名,貝氯米松):商品名 Beclovent, Vanceril;抗氣喘藥(antiasthmatic)、糖類皮質類固醇藥(glucocorticoid),化學結構類似腎上腺分泌的荷爾蒙,1976年始用,吸入或噴鼻劑(nasal spray),用於治療減輕過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症狀,或作口腔吸入劑(inhaler)治療氣喘(asthma)症狀;作用原理是增加環單磷酸腺(cyclic AMP)腎上腺素,擴張支氣管,減低鼻腔黏膜與支氣管的發炎與分泌黏液;可能副作用包括口乾、喉嚨不適、咳嗽、抑制孩童成長。

 

bedsores(褥瘡)又稱「pressure sores」「decubitus ulcers」;身體皮膚部位因為長期的受到壓迫和刺激所造成的潰瘍,通常發生於長期臥床、不能動作的病人,例如是中風(stroke)、脊椎受傷的病人,皮膚的潮濕不透氣是促成因素,起初是皮膚的紅痛,一旦皮膚發生破裂,引起感染後使傷口變大變深,通常復原比較緩慢,治療包括傷清理消毒、保持乾燥、抗生素、手術等。

  

benign tumor(良性腫瘤):不會發生擴散、侵犯其它組織的腫瘤,也是指非癌症性腫瘤;除了腦瘤之外,良性瘤通常不會威脅生命,但有些良性瘤有其嚴重性,影響身體的正常功能,良性瘤變大時會產生不同的問題或副作用,例如對器官或神經作出擠壓,也有一些良性瘤可能會轉變成惡性瘤。

 

beriberi(腳氣病):又稱「athiaminosis」「kakke disease」;由於缺乏維他命B1(thiamine)所造成的病症,通常流行於以精製白米為主食或貧困國家,因為富於維他命B1的米衣已被去除,其它造成原因有飢餓、營養不良、偏食、酗酒等,缺乏維他命B1能造成腦部、神經、肌肉功能的失常;此症又分為兩種類型,乾性腳氣病(wet beriberi)主要影響及神經和肢體肌肉,症狀是麻木、體重減輕,嚴重者可致十分消瘦、痲痺,濕性腳氣病(dry beriberi)可能造成心臟衰竭(heart failure),症狀是靜脈積血、身體水腫,其它的症狀包括有食慾不佳、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心臟衰竭嚴重時能造成呼吸困難;治療方法是口服或注射維他命B1

 

beta-blockers(乙型阻隔劑,乙型受體腎上腺素能阻隔劑):又稱「beta-blocker drugs」「beta-adrenergic blocking agents」;一種常用的降血壓藥物,原理是藉由阻隔心臟、平滑肌肉組織上「β-1受體」或「β-腎上腺素能受體」(beta-adrenergic receptor)的作用,進而抑制交感神經系統(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對心臟、血管、腎臟的作用,減少心臟的輸出、抑制腎(renin)的分泌,造成血壓降低;此藥對交感神經活動力較強或心跳較快的人較為有效,對年輕人也比65歲以上者較為有效;也用於治療其它血管性病症,例如心絞痛(angina)、心跳快速、偏頭痛(migraine)、青光眼(glaucoma)、震顫(tremor)、甲狀腺機能過旺、主動脈瘤等,可能副作用有氣喘、心臟衰竭、疲倦;相對的是「beta-receptor stimulating drug」。

 

beta receptor(乙型受體,β受體):又稱「beta-adrenergic receptor」;人體交感神經系統由腦幹(brain stem)控制,交感神經脈衝由腦幹傳遞至心臟、血管、其它重要器官組織,神經脈衝是一種電力訊息,造成神經末梢釋放「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此化學物質越過神經末梢、心臟血管等組織細胞的間隙,並且與其上某些受體(receptor)結合,以達成訊息傳遞,同樣的,腎上腺素(epinephrine)也能結合刺激這些受體;這些受體分為 alphabeta兩種,位於血管組織的alpha受體,經由正腎上腺素的結合刺激後能使血管收縮,血壓上升,位於心臟組織的beta-1受體受正腎上腺素的刺激後能使心跳有力加速,血壓上升,但是位於血管組織的beta-2受體受到刺激後卻會使血管放鬆血壓下降,因此如果使用具有能阻隔beta-1 alpha受體作用的藥物,將抑制交感神經系統對心臟、血管或腎臟的刺激活動,進而降低血壓,beta-2受體也存在於()呼吸道、其它組織見「beta-receptor stimulating drug」。

 

beta-receptor stimulating drugs(β受體刺激藥,交感神經刺激藥):又稱為「beta-2 stimulators」「beta-2 agnoist」;能使心跳加速、心臟收縮力增強、支氣管擴張的藥物,β受體是身體內一種特別組織部位,β受體可分為「β1受體」和「β2受體」兩種,前者主要存在於心臟的肌肉組織,後者存在於肺部、血管、其他組織,當身體面臨緊張壓力狀況時,交感神經系統傳遞出的神經脈衝訊息,在神經末梢受刺激所釋放出「正腎上腺素」(noradrenaline)等化學信號在該處結合,促成心跳加速、血管收縮;「β2受體刺激藥」可用於治療氣喘、擴張支氣管。

  

bile(膽汁,膽液;膽):又稱「gall」;肝臟分泌的鹼性黏稠液體,呈黃綠色具苦味,送至十二指腸,幫助消化功用,也攜帶肝臟排出的廢棄物成份包括膽汁鹽(bile salts)、膽固酵、卵磷脂(lecithin)、膽紅素(bilirubin)、廢棄物等,膽汁鹽的功能是幫助脂肪的分解吸收,膽汁中主要色素是膽紅素(bilirubin)、膽綠素(biliverdin);肝臟每天分泌膽汁約500-1500ml;見「gall」。  

 

bile acid sequestrants(膽汁酸隔離劑):又稱「bile acid binding resins」;一族群的藥物,應用於治療控制高脂血症,它能與腸子內的膽汁酸相結合,使膽汁酸排泄出體外,阻隔腸子內的膽汁酸被吸收入血液回到肝臟,促使肝臟運用更多的膽固醇以製造膽汁酸,並能促使肝臟增加肝細胞表面的LDL受體,使血液中更多的LDL膽固醇被吸收進入肝臟,進而降低血液中LDL膽固醇和全膽固醇的濃度,以達到高脂血症的控制治療;藥物種類包括有cholestyraminecolestipol,可能的副作用包括有便秘,腹脹,身體不適。

 

bile duct obstruction(膽管阻塞,膽管閉塞):又稱為「biliary obstruction」;膽管發生阻塞或狹窄現象,阻礙膽汁的流動,使膽汁不能送至膽囊和十二指腸,造成「膽汁鬱滯」(cholestasis)黃疸(jaundice),長期的阻塞能導致膽汁性肝硬化(biliary cirrhosis)常見的造成原因是膽囊結石(gallstones),例如總膽管(common bile duct)中出現膽結石,也可能是因為膽管狹窄、膽管炎(cholangitis)膽管癌等原因,症狀包括有黃疸、發燒、發冷、糞便顏色灰淡、小便色濃、上腹部疼痛等,總膽管阻塞屬於一種緊急病症,需要立即就醫;治療包括使用手術、胃腸內視鏡術。

 

biofeedback(生物反饋,生物回饋法):一種療養治療的方法,將人體內感覺意識不到的生理訊息經由儀器傳達給患者,例如是心跳速率、血壓、腦電波、消化道聲音等訊息,使患者在心理上產生一種反射作用,進而調整生理上的運作功能,屬於一種「心理身體療法」(mind-body therapy),例如用於治療高血壓、消化不良等;實驗證據已充分顯示,人的情緒心理作用可以影響生理的反應與免疫系統的狀況,差別只是程度上的多寡。

  

bipolar disorders(兩極病症,兩極精神病):又稱「manic-depressive disorder」;一種出現兩種極端的精神病症,情緒極度不穩定失常,主要例子是躁鬱精神病(manic-depressive illness),情緒上循環出現躁狂(mania)與憂鬱症(depression)兩種極端;此病又分為三型,分別是「bipolar I」「bipolar II」「bipolar III」;見「manic-depressive illness」。  【新聞連接1】

  

bladder stones(膀胱結石):尿液中尿酸或鈣質等物質在膀胱內所形成的結石,鈣質例如是calcium oxalate,患者以男性居多,正常情況下結石的體積很小,可以隨尿液排出,但有時結石在膀胱頸部卡住,或其他因素,例如攝謢腺肥大,使得膀胱內結石逐漸變大,而後可能造成疼痛、尿道阻塞、感染等,嚴重者需要手術治療,小結石可使用膀胱內視鏡取出或壓碎,大結石可使用「體外震波碎石術體」(ESWL)把結石擊碎,再隨尿液排出。

 

bleeding disorder(出血性失常,出血性病症):未受傷而造成的出血狀況,或受傷後造成異常持久和過多的出血,造成原因是止血機能發生異常,身體止血機能包括有血液凝結、血小板填塞破裂的血管、血管收縮等三種,主要促成因素是血液凝結因子的失常,包括先天性失常,例如血友病(hemophilia)、克里斯馬斯病(Christmas disease),或後天性失常例如缺乏維他命K,或是因為血小板不足或缺陷,或是血管的缺陷。

 

blood-brain barrier (BBB)(血腦屏障,血腦障壁):又稱為「blood-cerebral barrier」;腦部的一種生理結構,最早於1837年發現,當由靜脈注射染料後,科學家發現身體組織產生染色,但腦組織不產生染色,後來證實它的存在,把循環至腦部的血液與環繞腦細胞的組織液分隔開的一種薄膜結構,由「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 nervous system)的微血管壁與周圍的「神經膠質膜」(glial membranes)所組成,此障壁把中樞神經系統主質與血液分開,半透性的薄膜只讓液體通過,其它的粒子、細胞、大型分子則不能通過,功用是防止各種化學化合物、有害物等進入中樞神經系統。

  

blood glucose level(血糖濃度,血糖值):俗稱「blood sugar level」,血液中葡萄糖的濃度,其測量單位為(毫克公合)mg/dL」,許多美國以外國家使用單位為「millimoles per liter」「mmol/L」「mM」,若要把「mM」單位轉換成「mg/dL」是在mM單位乘以18,反之則除以18,例如100 mg/dL = 5.6 mM;測試血液的來源又可分為三種,分別是靜脈全血、靜脈血漿、微血管全血,血漿是全血中的細胞物質被除去,呈透明液體狀,靜脈全血(whole blood)的葡萄糖濃度通常比血漿(plasma)的葡萄糖濃度低14%,或是血漿的葡萄糖濃度比全血的葡萄糖濃度高15%,因為全血濃度的準確度會受貧血、紅血球過多症等因素的影響,因此通常不被採行,但利用手指刺血作自我血糖測試(SMBG)的情形則是例外,後者是利用微血管全血。

 

blood transfusion(輸血):又稱「transfusion」;把全血(whole blood)、血清、血小板、或紅血球等血液成份直接輸入病人血管,主要用於治療嚴重失血或貧血,輸入的血液先經過病毒等檢驗,而且血型性質必須與病人的血型相容,如果病人有不良過敏反應症狀時應即停止,血液不相容能引起嚴重的排斥反應,病人血液中的抗體能造成輸入血細胞的分解破裂,輸入的血液或白血球也可能引起過敏反應,較輕微的反應症狀是發燒、發冷(chills)、皮膚癢、皮疹(rash),嚴重的排斥反應能造成休克(shock)、腎衰竭(kidney failure);見「blood typing」。

   

blood typing(血型分類):又稱為「blood groups」;每個人紅血球細胞的表面上攜帶著特別的蛋白質,稱為「antigens(抗原),可用於血球或血液的性質分類,主要的有兩個系統,分別是ABO Rh系統,ABO是人的血型A、B、AB、O型,血球表面有A抗原則為A型,有B抗原則為B型,A、B兩種抗原都有則為AB 型,A、B兩種抗原都沒有則為O 型;血球表面有Rh 抗原則為Rh 陽性(Rh positive),沒有Rh 抗原則為Rh 陰性(Rh negative);兩種系統同時使用則血型可分為八類;血型分類與相容對於輸血很重要,如果血型不相容能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

 

blood urea nitrogen (BUN)(尿素氮,血尿素氮):一種驗血檢查項目,尿素(urea)是蛋白質在肝臟分解後的產物,尿素氮是存在於血液中的一種有害物質,通常經過腎臟過濾由尿液排出體外,如果血液中尿素氮含量過高,表示可能是腎臟功能發生問題,此法常被用於腎功能的檢查,身體脫水也能造成血尿素氮含量高;BUN驗血檢查的正常範圍為10-20 mg/dl.

 

body odour(體味,體臭):皮膚出汗過多所造成的氣味,常是一種酸臭味,尤其在腋下(armpit)或陰部,此部位的分離分泌腺(apocrine gland)或汗腺(sweat gland)分泌物中含有某些蛋白質、脂肪,適合於細菌生長,身體其它部位的汗水主要是鹽水,不適合細菌生長,腳部則是例外,因為鞋子潮濕不透氣,有助於細菌生長,有時氣味也最大;解決方法是洗澡、換衣、抗汗劑、清涼。

 

bone marrow transplant (BMT)(骨髓移植):又稱「marrow transplantation」;把捐贈者(donor)的骨髓或幹細胞(stem cells)移植至接受者的靜脈血液中,骨髓通常由捐贈者的(ilium)部位用針筒抽出;BMT用於治療白血病、淋巴瘤等許多種癌症,目的是藉此能給病人較高而有效的化學或放射療法劑量,因為高劑量化學療法破壞骨髓組織,使病人抵抗力減弱,易受感染;可預先抽取儲存病人的骨髓,再自體(autologous)移植取代受破壞的骨髓,使病人恢復抵抗感染的能力,或使用父母、子女、或相符合陌生人的骨髓,又稱同種組織骨髓移植”(allogeneic BMT),骨髓性質愈接近效果愈好,判別方法是比較6個以白血球為區分的標記(marker),近年約90%的骨髓移植是應用於幫助治療癌症。

 

botulism(肉毒桿菌病,臘腸桿菌病,臘腸毒菌病):一種嚴重的食物中毒,嚴重者能夠致命,由一種「肉毒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所產生的「內毒素」(endotoxin)所造成,又稱為「肉毒桿菌素」(botulin),此種毒素不耐高熱,煮食可加以破壞,煮沸10分鐘或在80C溫度30分鐘後能使其毒性喪失,病菌或毒素經由污染的食物進入人體,有時也可能經由傷口進入人體,此稱為「wound botulism」,此病不同於其它大多的食物中毒,原因是缺乏胃腸的症狀,且食入後18小時至一星期不會發生症狀,毒素影響及身體的中樞神經系統(CNS),症狀包括有身體疲憊(lassitude)、視覺障礙(visual disturbances)、中樞神經症狀、肌肉虛弱、嚥物困難(dysphagia)噁心、嘔吐,約一半以上病例會致命,通常因為心臟和呼吸衰竭,患者復原亦較慢;治療包括住院、使用解毒劑、鎮靜劑。

   

brand-name drug(商標藥物,藥物廠牌名):又稱「trade-name drug」「proprietary drug」;每種藥物除了化學名外,尚有另外兩種名稱,一種是藥物屬名(generic name),一種是商標或品牌名(brand name);某些藥物,尤其是使用已久、無專利的藥物,製造藥廠超過一家以上,每家藥廠可使用自己商標命名,商標名愈多則價格較便宜,擁有專利的藥物亦有商標名。

 

breast cancer(乳癌):女性最常發生的癌症,男性也可能得患但機率低,多半起源於乳管部位,大多只發生於一個乳房,危險性是轉移至其它部位,尤其是腋下淋巴結(axillary lymph node)因此早期檢查發現治療是重要因素;乳癌又分為非擴散性(noninvasive)、擴散性(invasive)兩類,前者包括原位乳管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DCIS)、原位乳葉癌(lobular neoplasia),非擴散性或早期發現的乳癌治癒率很高;較常見的擴散性乳癌是「浸入性乳管癌」(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開始於乳管組織細胞而得名,約佔病例的65-85%,腫瘤比良性乳房囊腫較硬,乳房X光攝影通常顯示刺狀物自邊緣冒出,其次是「浸入性乳葉癌」(infiltrating lobular carcinoma),開始於乳葉(lobule)組織細胞而得名,約佔病例的5-10%,腫瘤比前者較軟,可能發生於多處或雙乳;乳癌與遺傳因素有一些關係,首先被證實的是p53腫瘤抑制基因,p53基因的突變增加乳癌與其它癌症得患機會,例如約40%乳癌病例發現有p53基因突變,其它發現的腫瘤抑制基因有BRCA-1BRCA-2;乳癌與荷爾蒙因素有重要關係,發生率與年紀增加成正比,但與月經開始年紀成反比,得患危險因素包括50歲以上、家族乳癌病史、未曾生育或較晚生育、初次月經過早,其它因素有肥胖、高脂肪飲食、停經年紀較晚、種族等,亞洲女性得患率低於歐美女性;檢查方法是使用乳房X光攝影(mammogram),可發現手指觸摸不到的腫瘤,平常自我觀察觸摸也是重要方法,也可用超音波影像法,組織生檢法(biopsy)用以診斷腫瘤是良性或惡性;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也包括化學、放射、內分泌、另類輔助療法等;乳癌的分期(staging)與腫瘤大小、轉移擴散有關;見「mastectomy(乳房切除術)lumpectomy」。

【更多乳癌資訊 (英文)】

 

breast lump(乳房硬塊):乳房組織出現的腫脹硬塊、囊腫物,至少85%以上情況是良性的,最常見的原因是纖維性疾病(fibrocystic disease),乳房組織產生囊腫(cyst),乳腺組織變厚,通常發生於30-50歲婦女,另一種常見形式稱為「纖維腺瘤」(fibroadenoma),通常發生於年輕女性,產生單一的圓形小腫塊,堅硬無痛,位於皮膚下,硬塊也可能是良性的「脂肪瘤(lipoma),由脂肪組織構成,或是一種乳腺的「乳頭狀瘤」(papilloma),類似於一種疣(wart),或是一種連接組織的良性瘤(cystosarcoma phylloides);一旦感覺發現乳房硬塊後應作進一步的檢查。

  

breast self-examination(乳房自我檢查法):一種使用目視與手摸的女子乳房自我檢查方法,檢查是否有任何的乳房硬塊(breast lump)或是乳房形狀的異常或不對稱,後者需要使用一面鏡子,此種簡易的檢查方法可早期發現較小的乳房硬塊或腫瘤,雖然乳房的硬塊組織大多數是良性的,但也有可能是惡性的,通常可每月檢查一次,再配合「乳房X光術」(mammography)可以早期發現和治療乳癌;見「breast lump」「mammography」。

  

breathing(呼吸):又稱「respiration」「pneusis」;空氣進出肺部使血液吸取氧氣(O2)放出二氧化碳(CO2)的過程,吐氣與吸氣動作主要是經由橫隔膜的上下移動;成年男子肺部約包含1.5加崙或6公升的容量,女子約1加崙(4.3公升),休息時每次約0.1加崙(0.4公升)空氣吸入肺部,深呼吸一次可吸入達0.8加崙(3-4公升)空氣,因此平日常作呼吸運動有助於代謝功能、情緒放鬆、身體健康,呼吸運動是一種簡單容易、有效的健康方法;見「breathing exercises」。

      

bronchiectasis(支氣管擴張症):一種肺部疾病,有一條或更多的支氣管發生慢性的擴張變形、阻塞充液,發炎現象使支氣管的內層組織受到損害,能產生多量的分泌液而增加感染機會,此症一般開始發生於兒童期,現在的常見原因是先天性支氣管的缺陷或是受外來物的阻隔,病人成年後容易得患慢性呼吸道感染,嚴重的病例可發生呼吸管道阻塞,慢性肺感染的主要症狀是經常咳嗽,產生有膿色的痰,治療通常是使用抗生素和「姿勢排液法」(postural drainage),嚴重者可採行手術,併發症包括有肺炎、肺性心臟病(cor pulmonale)、右心室衰竭等。

  

bronchitis 【發音】(支氣管炎):人體肺部中較大的通氣管道的發炎,支氣管內黏液膜的發炎,造成原因有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症狀包括咳嗽、有痰、發燒、身體不適、頭痛;又分為「急性支氣管炎」(acute bronchitis)和「慢性支氣管炎」,常發生於吸煙者或空氣污染嚴重的地方,嚴重者可能導致肺炎;是流行性感冒常見的併發症之一。

 

bronchopneumonia(支氣管肺炎):又稱「bronchial pneumonia」「catarrhal pneumonia」;最常見的一種肺炎形式,細支氣管末端及肺胞的急性發炎,以區別於肺炎雙球菌(pneumococcal)和大葉性(lobar)肺炎,特性是發冷(chills)、發燒、心跳與呼吸加快、膿液痰、胸痛、腹脹,其它可能症狀包括胸膜滲液(pleural effusion)、積膿(empyema)、周邊血栓性靜脈炎、呼吸衰竭等,造成原因通常是上呼吸道細菌感染傳至下呼吸道,也可能由病毒、立克次體屬(Rickettsia)感染,嬰兒患者通常是因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感染,常是年老人或臥床慢性病患的死亡原因;治療包括使用抗生素、氧氣療法、保持支氣管通暢無黏液;見「pneumonia」。

   

burns(燒傷,灼傷,皮膚炙傷):身體(皮膚)組織由於高熱、電力、化學物、或氣體所造成的直接傷害,嚴重的灼傷能造成成休克(shock),治療方法包括止痛、消毒滅菌、預防感染、維持體液和電解質的平衡;皮膚燒傷可分為「輕微燒傷」(mild burns)和「主要燒傷」(major burns)兩大類,前者包括「一級燒傷」(first-degree burns)和有限度的「二級燒傷」(second-degree burns),一級燒傷只影響及皮膚的表層(epidermis),二級燒傷則影響及皮膚表層與下面的一層組織,除非二級燒傷佔有很大的皮膚面積或已造成感染,通常不具嚴重性,一段時間後會痊癒,例如太陽晒傷通常是一級、最多至二級的炙傷;「主要燒傷」則包括廣泛的二級燒傷與所有的三級和四級燒傷,三級和四級燒傷都具有嚴重性,因為三級燒傷影響及皮膚的所有三層,而四級燒傷影響及肌肉或骨骼;皮膚燒傷治療的重點通常是防止發生細菌感染,或使用抗生素藥物。

 

byssinosis(棉屑肺,棉屑沈著病):又稱「cotton-dust asthma」「cotton-mill fever」;一種阻塞性呼吸道病症(obstructive respiratory disease),由於吸入過多塵埃、棉屑或不明微粒造成的過敏反應,特徵是胸口發緊、呼吸困難,長期可變成慢性病,可能造成肺部的廣泛傷害,嚴重病例可導致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治療方法類似氣喘病(asthma),使用支氣管擴張藥(bronchodilators)可減輕症狀,但重點在於預防,改善工作環境,戴防塵口罩。

   


繼續A-1繼續A-2, 繼續B繼續C繼續D繼續E, 繼續F繼續G繼續H繼續I, J, K,  繼續L繼續M, N, O,  繼續P, Q, R,  繼續S繼續T, U,  繼續V, W, X, Y, Z•藥名A   最新醫學健康新聞 天星其他連接


書名:最新天星英漢百科醫學辭典

 Meteor's Cyclopedic Medical Dictionary

著: 鄧樹楨  (美國密蘇里州華盛頓大學科學博士。)   

天星出版

出版日期:中華民國 96年7月   

定價:NT$ 820 __(Brand New Edition. Loaded with information. 1150 pages.)   


Counter          版權所有 ◎    (2-12-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