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天星英漢百科醫學辭典 》
鄧樹楨 編著 (2007年7月) |
||
|
||
(內容摘錄) 【 V 】
vaccination—(疫苗接種):又稱「active immunization」;一種主要的免疫(immunization)方法,使用口服或注射經處理過的微生物或其產物,例如已經殺死或減弱的病毒,以刺激身體的免疫系統產生相對的抗體,藉以形成對抗某種疾病的免疫能力,或預防某種特定的疾病;醫學上第一個使用的疫苗是預防天花病(smallpox);疫苗接種並不含括另一種主要的免疫方法稱為「被動免疫法」(passive immunization),此方法是注射已製成的抗體,以提供短期免疫。
varicose
vein—(靜脈曲張,曲張靜脈):靜脈發生異常的擴大腫脹和曲張,靜脈瓣膜功能不足,通常指發生於腿部皮膚下的靜脈,發生於直腸肛門部位則是痔瘡,其它種類有食道靜脈曲張、精索靜脈曲張;與遺傳因素和體質有關,較常發生於女性,初期是小腿後部與腿內側出現藍色腫大的靜脈,逐漸變得明顯,而後靜脈曲張部位皮膚發癢,靜脈發生觸痛,接著腿部發生疼痛,站立時疼痛明顯,婦女月經來前或經期中症狀會較嚴重,靜脈曲張附近的皮膚可能有濕疹;促成原因包括血流的阻塞,併發症包含有血栓形成、靜脈炎、出血等;治療方法包括讓腿多休息,坐下時把腳抬高,嚴重的狀況,在躺下或坐下後把腳抬高超過胸部,促進血液的回流,或諮詢醫生是否可穿彈性襪以支撐腿部,或使用彈性繃帶,靜脈曲張發癢時應避免搔抓,以免皮膚破裂造成感染潰瘍,嚴重的病例可用外科手術治療,切除擴張的靜脈;見「varicose
vein removal」。
vasodilators—(血管擴張藥,血管舒張藥,降血壓藥):又稱「vasodilator
drugs」;能促使血管肌肉放鬆、血流量增加的藥物,造成小動脈血管內腔擴大,減低血液流動阻力,進而降低血壓,若應用於冠狀動脈,可預防或減輕心絞痛症狀,例如是「nitroglycerin」;這是一個比較廣泛的藥物稱呼,也有將其用於狹義的用法,指某些藥物能夠直接作用於血管肌肉,造成血管的擴張。
vasospasm—(血管痙攣):又稱「angiospasm」「vasoconstriction」;血管發生異常的痙攣收縮,使血管內腔變得狹窄,血流阻力增加;若發生於冠狀動脈能使心肌血液供應減少,產生心絞痛症狀,或使狹心症症狀加劇;當腦動脈破裂造成腦蜘蛛膜下出血(SAH)現象,接近該破裂動脈部位經常接著發生動脈痙攣,造成附近腦神經組織的絕血傷害,能使中風受傷腦組織範圍擴大。
vegan—(純素食主義者,完全素食主義者):又稱「pure
vegetarian」「strict vegetarian」;純粹只吃植物來源食物的人,完全不吃動物性肉類、蛋白質、脂肪食物,包括不吃雞蛋和牛乳製品,此種飲食必須作出計劃安排,不然可能會缺乏某些必需的營養;見「strict
vegetarian」。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VF)—(心室顫動,心室纖維顫動):一種異常的心跳狀況,心室發生快速無規律的顫動,心臟失去壓縮送血的功能,通常是由於心室電脈波問題所造成,也是冠心病或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常見的併發症狀,也可能是因為觸電或溺水所致,在五分鐘內可能導能腦部組織受傷,若心律不能及時的恢復正常,能造成病人的心跳停止和死亡;肯定的診斷可使用心電圖,緊急治療包括使用心臟電擊器(defibrillator)、抗心律不整藥(antiarrhythmic drugs)。
version—(胎位倒轉術):改變胎兒(fetus)在子宮內的身體位置,使胎兒頭部能朝向子宮頸,便於生產;通常可由腹部外使用雙手加壓推轉(external
version),一般於懷孕34-37週執行,此方法具有一些危險性,但胎兒以腳或屁股朝向也具有危險性,後者可考慮剖腹生產(cesarean
section)。
very low-density lipoproteins (VLDL)—(極低密度脂蛋白):一種血清脂蛋白的分類,有時稱為「壞膽固醇」(bad cholesterol),空腹者血液中三酸甘油脂的主要攜帶物,主要在肝臟中產生,包含約有55%-65%(重量比例)三酸甘油脂,也包含膽固醇和磷脂類,VLDL顆粒大小在脂蛋白類中僅次於最大的乳糜微滴(chylomicrons),它的密度也僅高於密度最低的乳糜微滴,VLDL中主要的載脂蛋白是「apoB」「apoE」;血液中乳糜微滴把三酸甘油脂等物質由小腸吸收後送至肝臟,肝臟再將所產生的VLDL攜帶著三酸甘油脂及一些膽固醇經血液送至身體各部組織;主要是由肝臟產生,因此又稱為一種「內生脂蛋白」(endogenous lipoproteins)。
vestibulocochlear nerve—(前庭耳蝸神經,聽神經):又稱 auditory nerve、acoustic nerve、eighth cranial nerve;第八對腦神經,包括前庭神經(vestibular nerve)與耳蝸神經(cochlear nerve)兩部份,傳遞內耳的感覺訊息至大腦,分別負責身體的姿勢平衡(balance)與聽力(hearing)。
virus—(病毒):(拉丁文)毒素(poison)之義,複數「viruses」;已知最小的能造成感染的物質,體積大小是最小型細菌的1%-50%,病毒不同於細菌在於其結構簡單,繁殖方法不同,結構是一或二層的蛋白質外衣包圍著一個核酸(nucleic acid)內核;病毒是否屬於生物仍值得討論,病毒單獨存在時是屬於非生物狀態,但病毒又類似於寄生物,病毒唯一的活動是在侵入細胞後再進行複製繁殖,被病毒侵入的細胞受到控制破壞;已發現200種以上能造成人類疾病的病毒,種類例如是 adenovirus、arenavirus、enterovirus、rhinovirus、herpesvirus等;見「viral replication」。
vitamin A—(維他命A):又稱「retinol」;,第一種發現的維他命,1913年兩位美國科學家在牛油與蛋黃中發現此種物質與老鼠健康成長有關,稱為「fat soluable A」;脂溶性(fat-soluble)維他命,又分為維他命A1、A2,維他命A1是視黃醇(retinol),維他命A與身體正常發育有關,包括骨骼、牙齒、視力、細胞組織,呼吸、消化、泌尿道的抵抗感染、健康皮膚;富於維他命A的食物有魚肝油(cod liver oil)、肝臟、蛋黃牛奶等,服用維他命A可用於增強免疫力、預防癌症、治療皮膚、視力病症;維他命A服用吸收過量可能造成毒性作用,常見是頭痛,及關節痛、疲倦、噁心、胃口不佳、下痢、皮膚乾燥發癢、頭髮掉落、肝傷害等,女性可能造成月經不規則,孕婦可能發生胎兒缺陷;胡蘿蔔素(carotene)在人體可被轉變成維他命A,但食用過多的胡蘿蔔不會造成維他命A過多,但可能會造成胡蘿蔔素血症(carotenemia),使皮膚發黃;見「carotene」。
vitamin B complex—(複方維他命B):又稱 B complex vitamin;一族群水溶性(water-soluble)維他命,包括 thiamine(B1)、riboflavin(B2)、niacin(B3)、pantothenic acid(B5)、pyridoxine(B6)、biotin(B7)、folic acid(B9) 、cyanocobalamin(B12)、choline、para-aminobenzoic acid 、inositol、Laetrile(B17)等,命名數字並非連續,例如沒有B4、B8,由B9直接到B12,有些直接使用英文名稱;維他命B功能包括轉換碳水化合物為葡萄糖、維持神經系統正常功能、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眼睛皮膚頭髮口腔肝臟的健康,降低血液膽固醇,富於維他命B食物包括肉魚類、麥穀類、肝臟、蛋類、堅果、綠色蔬菜等,素食者(也不吃蛋、牛奶)容易發生維他命B缺乏,尤其是缺乏B12;由於是水溶性維他命,攝取過量大多不會導致不良效果,其中如果維他命B6攝取過多,超過每日需要量100倍以上則可能會導致神經炎(neuritis);儲存應避免光線照射,光線能減損效果,尤其是riboflavin;見各自解釋。
vitamin C—(維他命C):又稱「ascorbic acid」「ascorbate」「hexuronic acid」;1928年首次分離出,水溶性(water-soluble)白色粉末維他命,與身體連接組織與膠質(collagen)的形成、許多酵素作用、免疫功能、腎上腺素合成、神經系統功能等有關,具有抗氧化劑(antioxidant)作用,保護組織減少氧化的破壞;身體缺乏維他命C能導致壞血病(scurvy),也是下列病症的危險因素,包括心臟血管病、高血壓、許多癌症、糖尿病、白內障、肺功能與氣喘、免疫力虛弱等;富於維他命C的食物有蔬菜水果、橘類蕃茄等,維他命C容易受氧氣下高熱破壞,例如開鍋煮沸;有些學者認為服用高劑量維他命C能預防感冒、加快感冒復原,仍具有爭議,一般能減輕感冒症狀嚴重性;服用過量維他命C通常無傷害,除非每日用量超過1-2克,可能造成下痢、噁心、胃不適等症狀,長期過量服用維他命C可能影響維他命B12的吸收,造成尿酸尿(uricosuria),可能促成草酸鈣(calcium oxalate)腎結石,也有研究顯示可能促成血球細胞DNA的破壞;維他命C亦可用於保護改善皮膚,美國專家曾發展出一種含有10%左旋維他命C的皮膚塗液,商品名Cellex-C,左旋C是較小的維他命C分子,滲透性佳,美國杜克大學(Duke U.)研究顯示10位白皮膚使用者中有9位其紫外線照射強度需增加22%才能使皮膚曬傷,而其中5位的曬傷症狀也較輕微,使皮膚具抗氧化老化日曬的作用,因為其直接供應給皮膚維他命C的數量是經由腸胃吸收的20-40倍。
vitamin E—(維他命E):又稱「tocopherol」(生育素)「alpha-tocopherol」;一種脂溶性(fat-soluble)維他命,1922年美國科學家發現時稱為X因子(factor X),1924年命名,1936年首次由麥油中提取出「tocopherol」,另一類是「tocotrienol」,化學結構各自包括四種(α,β,γ,δ),合稱維他命E,其中最重要一種是甲型生育素(alpha-tocopherol);如同其它脂溶性維他命,維他命E的吸收與膽汁和脂肪有關,在小腸吸收,功能包括維持人體細胞正常結構、保持某些酵素作用、形成紅血球所必需,也是一種強效的抗氧化劑(antioxidant),保護肺部與其他組織不受汙染物氧化傷害,防止紅血球受到血液中毒素的破壞,減緩細胞老化,防止血管硬化;缺乏維他命E將導致紅血球破壞或貧血,嬰孩可能造成水腫,缺乏原因通常是腸吸收不良、某些肝臟病、早熟嬰兒;富於維他命E食物包括各種菜油類、堅果類、綠葉蔬菜、麥片、蛋黃,通常不易發生缺乏症,但吸收過多可能造成腹疼、噁心嘔吐、下痢等,也可能減少腸子吸收維他命A、D、K的能力;冷凍可能減損維他命E效果,高溫(油炸)能造成分解;市面出售天然提取的維他命E其效能約是化學合成維他命E的2倍,價格亦較貴;見「tocopherol」。
vitamin
supplements—(維他命補品):含有一種或多種維他命的補品或藥劑,用於補充或治療維他命不足,例如飲食營養不佳、腸吸收不良、慢性病患者可使用維他命補品,一般情況下,均衡的飲食營養即能提供人體所需的維他命,因此維他命補品的效果通常不易感覺出,補品的必需性也常莫衷一是,具討論空間,原則上適度服用綜合維他命是有益無害,尤其是飲食營養吸收不良者,維他命品牌亦是考量因素;某些維他命過量攝取對人體可能有害,例如脂溶性維他命A、D、E,水溶性維他命B、C較易排出體外,也較易發生缺乏;維他命C、E屬於抗氧化劑(antioxidant),能增強人體免疫系統;某些維他命可用於治療病症,例如維他命A用於嚴重青春痘(severe
acne)、維他命D用於骨質疏鬆症、維他命B6用於「經前徵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據某些研究顯示,服用多量維他命C可預防感冒或減輕感冒症狀,但仍具爭議性;見「vitamin
deficiencies」。
volvulus—(腸扭結,腸扭轉):一段腸子的扭結,可能造成血管的壓擠、或腸子阻塞,屬於一種嚴重的狀況,少數情況下可能發生於胃部,症狀是劇烈的腹痛,接著是嘔吐,扭結的原因可能是腸轉動異常、食入的外物、腸子黏著等,有時原因不明,最常發生的部位,尤其是成人,是在乙狀結腸(sigmoid colon),兒童患者常見的部位是小腸;治療方法通常需要動手術,成人乙狀結腸部位的患者,可使用非手術性的直腸內視鏡方法。
vomiting—(嘔吐):又稱「emesis」;一種反射性動作,橫隔膜肌肉發生痙攣收縮,把胃中食物吐出,造成原因很多,包括暈車暈船、眩暈(vertigo)、懷孕、胃腸感染、食物中毒、藥物作用、胃腸蠕動失常、中樞神經系統病症(腦壓增加)、代謝與內分泌失常等,或因急性闌尾炎、急性胰臟炎、腸阻塞、急性腹膜炎等;嘔吐產生原因是腦幹嘔吐中心(vomiting center)受到刺激,發生前經常有噁心(nausea)、乾嘔(retching)、唾液多(hypersalivation)、蒼白(pallor)、流汗、心跳減慢等現象;治療是根據造成原因,藥物包括止吐藥、抗組織胺、抗膽鹼劑(anticholinergic)、類皮質糖(glucocorticoid)等;見「antiemetic」。
vomiting in pregnancy—(孕婦嘔吐):又稱「hyperemesis gravidarum」,俗稱「morning sickness」;女子懷孕早期發生噁心、嘔吐是常見的現象,嘔吐現象通常開始於第6週,大約持續至第12週,有時發生於整個懷孕期,原因可能是荷爾蒙變化與腦部嘔吐神經的刺激,噁心嘔吐較常發生於早晨或早晨醒來時,也可能發生於其它時間,其它促成因素是情緒壓力、食物、旅行,嚴重過度的嘔吐可造成脫水、營養不良、體重減輕。
vulvitis—(外陰炎,女陰炎):女性女陰(vulva)部位的發炎,產生搔癢、紅腫、灼痛感覺,通常由於黴菌或細菌感染所引起,例如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黴菌、淋病雙球菌(Neisseria gonococcus),常與個人衛生或肛門不潔有關,也可能因為內衣質料過敏、不合體內衣的磨擦。
vulvovaginitis—(外陰陰道炎,陰戶陰道炎):女性女陰(vulva)和陰道(vagina)部位同時的發炎,症狀是陰戶紅腫、發癢、疼痛、頻尿,病因經常不明,大多是感染所造成,通常是由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黴菌或陰毛滴蟲(Trichomonas vaginalis)原生蟲所造成,也可能是因為內衣過敏、內衣磨擦、衣服的柔軟劑或清潔劑、避孕藥膏等過敏所造成,也可能因為肛門不潔而引起,患糖尿病女性得患機會增加;主要預防方法是注意個人衛生,女子排便後應避免由肛門往前擦拭,以防止糞便紙觸及陰戶四周,進而增加感染機會,發生症狀時應每天洗澡,發炎部位保持乾燥,塗用保護性藥物,並且穿著寬鬆棉質的內衣褲;治療是根據發炎造成原因;見「vulvitis」。
繼續A-1, 繼續A-2, 繼續B, 繼續C, 繼續D, 繼續E, 繼續F, 繼續G, 繼續H, 繼續I, J, K, 繼續L, 繼續M, N, O, 繼續P, Q, R, 繼續S, 繼續T, U, 繼續V, W, X, Y, Z•藥名A 【最新醫學健康新聞】 【天星其他連接】 書名:《最新天星英漢百科醫學辭典》 Meteor's Cyclopedic Medical Dictionary 編著:
鄧樹楨
(美國密蘇里州華盛頓大學科學博士。)
天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中華民國 96年7月 2002 (共 1150頁) 定價:NT$ 820 __(Brand New Edition. Loaded with information. 1150 pages.) 【金石堂網路書店
或(台北市)三民書局:
◎ 版權所有 ◎
(7-16-20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