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ing Friends with Clarinet
豎笛?單簧管?還是黑管?
豎笛,學名稱「單簧管」,又有俗名稱「黑管」,英文是「
Clarinet」。英文的名稱是舶來品,沒有任何的爭議,但是中文翻譯名詞裡的「豎笛」、「單簧管」及「黑管」常常帶給台灣的音樂學生一些混淆,有些非音樂系的學生也常常分不清蔡興國吹的是雙簧管、還是黑管。其實這些翻譯名字都各有其來由的,本文將依其歷史及使用狀況來正其名。
首先我們也將英文的得名解釋一下:「Clarinet」的得名得溯其源到這樂器剛出現的1696年,當時紐倫堡的一位樂器製造家丹納(Johann Christopher Denner)將一種民謠樂器「夏魯摩」(Chalumeau)增加一倍的長度、並改變了高音按鍵的位置,使得這種新樂器可以吹出兩個八度以上的音程,而造出另一個異於夏魯摩的樂器。這種樂器在當時曾在音樂社會裡造成一些混淆,因為它吹出來的聲音很像小喇叭。這種狀況使得當時的音樂家紛紛在音樂中加入這種新樂器的分部,或是用這種新樂器來重疊於小喇叭的分部。小喇叭除了Trumpet這個英文字之外,尚有Clarion這個老英文字,因此豎笛的英文得名就從Clarion轉變成Clarinet。至今豎笛的三個明顯聲區之中,高音聲區就叫做「Clarion」(小喇叭聲區)、中音聲區叫做「Throat」(喉聲區)、低音聲區就叫做「Chalumeau」(夏魯摩聲區)。
英文名稱清楚了,接下來反而是中文名稱有很多的混淆。因為英文就只有Clarinet一個字,而中文就有「豎笛」、「黑管」及「單簧管」之名稱。
「豎笛」一名之來源乃為分別於長笛。長笛常被稱為「橫笛」,取其演奏時之橫擺位置,而豎笛比其他樂器更早得「豎笛」之名是因它在台灣的社會中比其他木管樂器更為普遍。台灣的婚喪喜慶風俗中,豎笛被使用的機率遠高過其他的木管樂器,讀者可常在所謂的「ㄒ一、ㄙㄨㄛ、ㄇ一」中看到豎笛。
「黑管」的名稱也得自於它的通體全黑,也許您覺得雙簧管也是黑的,為何它不被叫做「黑管」,這原因也是因為豎笛在台灣社會風俗中的普遍性。現今的豎笛幾乎都是用非洲黑木所製造,其實在十八世紀時,豎笛還曾被用黃楊木及象牙等材質製造,不過因為木材的來源及音色的要求等原因,現在都用非洲黑木來當慈質了。非洲黑木的學名叫做Grenadilla,這種木材的寬度不大,差不多與豎笛或雙簧管同寬,質地非常硬,一般在非洲要砍伐,運用人工及鋸子來操作的話,大約需兩、三小時才能砍下一截木材。過去因為器樂製造的需要,歐洲人大肆砍伐,原本在非洲垂手可得的Grenadilla,現在需往森林裡走上一天以上的時間才能找得到了。然而,歐洲人也開始注重環保與後代子孫的需要,已經開始在非洲種植Grenadilla了。
「單簧管」名稱之由來當然取其只以單簧來發音為訴求,以分別於雙簧管之以雙簧為發聲器,目前台灣教育部對此樂器的學名是以「單簧管」為標準。
筆者曾在網站上post一個問題,詢問網友們對這些名稱的偏好,基本上大家都較喜歡「豎笛」這個名詞,原因是因為這名詞較簡捷,也較不容易與「雙簧管」產生混淆。不過,既然教育部在1993年出版的「音樂名詞」中命定這個樂器的學名為「單簧管」,那各位讀者當然也得認識這樂器的學名,以免再有任何錯覺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