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幼雛

最近更新日期:一九九六年十月廿三日

孵化 餵食 巢的清潔 幼鳥離巢

孵化 (Hatching)

當蛋裡頭的幼雛用長在喙尖端角狀的卵齒 (egg tooth) 戳破蛋殼時, 幼鳥便孵化了。 幼雛在後頸部通常也會長著一塊強建的肌肉, 用來增加幼雛頂開蛋殼時的力量。 有了這樣的裝備, 再加上掙扎與蹬腳, 幼雛終將能脫離蛋殼的束縛。 在開放的巢中孵化的鳥類, 像大部份的雀類及鶉類, 能夠在幾分鐘內孵化, 最多也不會超過一天。 但是在洞中築巢的鳥類, 可能就會花上二天至數天來突破蛋殼了。

在幼雛長出足以禦寒的羽毛之前, 親鳥還得如同在孵卵一樣地窩在巢中, 以保持幼鳥的體溫。 在孵出之後便能很快長出絨羽的鳥類, 如雉、 松雞及濱鳥等, 大約在幾天之內, 就可以長好足以維持其體溫的羽毛。 而那些在孵出之後呈裸露的鳥類, 比如山雀或鶲, 可能要到九或十天大的時候羽毛才夠豐厚。


餵食

餵食雛鳥通常是雙親共同的責任。 但是早熟性 (precocial) 的幼鳥, 如雙環珩或是雉雞這類的, 在牠們孵出的數小時之後, 就會開始啄食地上的小東西了。 而晚成性 (altricial) 的幼鳥, 則完全仰賴父母供給的食物。 像這類的雛鳥, 會使盡力氣張開牠們的嘴, 同時一邊顫動雙翅, 一邊大聲地發出乞食的呼喚, 企圖引起雙親的注意以取得食物。 通常晚成性雛鳥鳥嘴裡層的顏色為較明亮的色系, 如鮮紅色或黃色, 而且通常具有一些明亮的 "標點" 用以誘使親鳥餵食, 比如顏色鮮豔的胡錦鳥 (Gouldian Finch, Chloebia gouldiae,或稱七彩文鳥), 牠們的幼雛口中就有二顆會閃閃發光的小亮球。

巢的清潔

保持巢中的清潔不但可以減少寄生蟲的危害, 而且也可以保証幼雛能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 猛禽類小鳥, 會倒著身體後退到巢的邊緣, 然後抬起尾部, 向下一壓後就 "方便" 在巢的外邊。 同樣地, 住在穀倉、 洞穴、 海崖、 和類似這種掠食者比較不容易到達地方的幼鳥, 也會排泄物直接遺棄在巢的左近。

大多數的鳥會到離巢遠一點的地方丟棄廢物, 以保持巢附近的清潔, 同時也使得掠食者不容易發現巢的地點。 大都份的陸鳥, 其排泄物都會被包裹在稱做 「糞囊 (fecal sac)」 的薄膜之中, 親鳥會輕輕地將糞囊自幼雛的尾部拉出。 東藍鴝 (Eastern Bluebird, Sialia sialis) 通常會藉者吞食這些糞囊 "回收" 其中所包含的營養物質, 一直到幼鳥六天大左右。 之後, 親鳥會將糞囊帶離巢 20 至 50 碼遠, 然後丟掉。


幼鳥離巢

在幼鳥離巢時, 牠們通常已經長得和雙親一樣大了。 有時候如果牠們運動得太少, 而食供應得太豐富的話, 小鳥甚至會比親鳥更重呢! 很多的陸鳥, 如雀和鶯, 在牠們羽毛長齊能飛之後, 還會跟著雙親至少一個星期的時間。 在這一段期間內, 親鳥偶而會餵餵牠們, 不過同時牠們也要學習自行覓食的技巧。 雪雁 (Snow Goose, Chen caerulescens) 及美洲鶴 (Whooping Crane, Grus amerocama) 的幼鳥們則會留在父母的身邊, 一起渡過牠們第一次的冬季遷徒。 不過大部分的水鳥, 如鸕鶿、 鰹鳥、 鷺鳥等等, 在離巢後, 便需要自已照顧自已, 包括覓食與禦敵在內。

對於掠食鳥類, 如某些鷹、 鴞、 以及燕鷗, 在幼鳥羽翼豐滿之後, 還會被繼續餵食數個月之久。 在這一段有雙親供給食物的時間裡, 提供了幼鳥學習更高深捕食技術的機會。 軍艦鳥可能得花上一年多的時間來餵食幼鳥, 牠們搶奪其牠水鳥食物的習性, 是一項非常困難的技術, 所以得花多一點的時間來學習。


[鳥類學][深入探索]
[回自然小徑首頁] [最新資料] [資訊站] [回饋與建議]

(C)opyright 1996 by Shih-Min Mao, All Rights Reserved.
建立日期:一九九六年十月廿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