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her Archive(s):
2009 onwards2007-2008
2005-2006
/Archived comments made in 2004 and before are in the preceding page. The newest are on the next>
·玩家·
‘玩’这字眼本身还真的蛮好玩的。在不同情况下使用,含义就有所差异。就像“玩女人”这样的用法就肯定带着贬义。不过,现实生活中还真的少不了“玩”的元素与成分。当然,很多事情还是得认真对待,“玩得起”并不代表一定是对的。
这一季的绝对Superstar又开始了。可惜的是备受看好的郑可为退出了比赛。想必如果她还在比赛,女参赛者的争夺战一定更为精彩。另一位NTU的骄傲当然是张乐声。能写能唱,那么有水准的参赛者上哪找?比赛本身也是一种游戏,除了靠实力,比赛规则与模式也决定了这场游戏的玩法。屡见不鲜的投票竞赛,到现在还是有伺啦还健J前。还剑玸o what?因为游戏开始之前,参赛者就已经了解比赛的规则,但还是愿意接受挑战。所以只能说一句“你玩得起吗”。这句话无论是对参赛者,主办单位,赞助商,投票的自持者,不投票的观众,都一样贴切。
从星期4开始,Expo也聚集了新加坡人口的n%到了Sitex的游乐场- Your Digital Playground。我也是其中一名玩家。其实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不是一个那么tech savvy的人。不过受到朋友的影响,这次倒有那么一股冲劲,想去感受一下冷冰冰的科技所产生的热情与热闹。为何说是热情,因为喜欢科技的朋友对于科技的了解与认知,绝对称得上是一种passion。我这样一块木头都被牵动,被感染了。几个星期内,我的URL Bookmarks突然多了好几个讨论科技的网页。
Sitex隔壁的展览厅则在展出“Big Boyz Toys",标题为"The Ultimate Exhibition On Toys For Men - The Biggest Turn On For Men"。What the(me) is that? Anyway,虽然主题好像对女性有点歧视,不过我还是进去看了一下。至少那还蛮希奇的。同时展出的Branded Sale对我完全没有吸引力。谈回Big Boyz Toyz, Swee Lee 也有展出一些吉他哦。看到一把Hello Kitty的电吉它。哈哈还蛮可爱的哩,吉(蒂)它。不过我想,真的会买的人应该不会太多吧。毕竟电吉它给人的印象应该蛮帅气的,和Hello Kitty好像有点不搭。不过也许对比与反差本身就是一种艺术。除了吉它以外,展出也有香车与美女。我也留意到了一个展出汽车附件与周边商品的摊位。真的很有趣。
Anyway,走了一个下午... 也是时候说"Game Over“,好好休息了。Good night~
·天冷就回来·
前几天在优1周看到一则招募活动通告。实践剧场将于2007呈现《天冷就回来》音乐剧。好期待啊!梁文福老师原本的歌词就已催人落泪,想必大型音乐剧肯定非常有看头。实践的上出大型音乐剧《老九》也非常成功,相信《天冷就回来》也一定是另一部不可错失的大制作。《天》预计在明年8月演出。还有10个月的等待。
《天冷就回来》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歌。在不久前也稍微分析了我喜欢歌词的原因,不过结果却没派上用场,在此与你分享。[很抱歉,由于词穷,也许一些字句你会在哪曾经看过。哈哈…不过所写的绝对是真诚的]这完全是我个人的诠释,并不代表作词人的立场。
·看清楚·
最近办公室好像集体生病。也真的太有团队精神了。我也是其中一只病猫。虽不是病得很重但现在声音哑哑的,不是很能唱歌。有时也会突然咳个不停。唉…空气污染指数反复,不晓得几时才能恢复以往的清晰。虽然病了,心情却有好转的迹象。其实还是会被一些事情影响情绪,不过我在,也得学习如何一笑置之。我想真的急不来。现实生活中并没有fast forward的按钮。只有时间才能让我看清楚。
昨天到了马来西亚的某个小城镇,发现那里最红的是周杰伦。真的不是夸张,那里有播放中文流行歌曲的都在播周杰伦的歌曲。到目前为止我都没买过他的专辑。不过我真的很佩服他能一次又一次的创造奇迹。而且他对自己的个人风格的信心也真的非常‘吊’。喜欢《红模仿》的歌词,很有attitude。也许有人会觉得他过于自大,不过我倒觉得他红得有理。曾经听过一位本地的音乐人说过他起初也不喜欢周杰伦,不过后来真的听到上瘾。原来听歌也会上瘾。我也相信周杰伦是个很有想法的音乐人。他也似乎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赞!我想这样的自信与态度是值得我学习的。
·被昨日慢慢侵蚀的今天·
今天看到刊登在昨天早报的一篇报导-《书永远不会拒绝你》。今天看昨日的报章,新闻已不算新。但在忙碌中,这已经是我追赶时日的唯一方式。Anyway,说回那篇文章。由于被访问的是梁文福老师,所以就特别注意。而采访记者是洪奕婷。如果没有记错,她也曾经是梁文福老师的学生。哈哈~时间真的过得好快,大学毕业至今已经3年多了。今天与友人刚好聊起大学歌咏的日子。那真是一段令人回味的往事。对啊…就只能回味。
令人想念最深的往往是人而非物。就像现在我任职的公司,最令我想留下来的原因是人而非物。很多事情实在是在个人控制范围以外。不论我多想保留原状都没用。因为环境局势的变动,好多事情真的让我好失落。我也一再提醒自己不能再孩子气,必须用理性、而非感性面对工作。可是,人的个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我想我还须要时间来适应。难听说一句,我单纯得幼稚。职场与校园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不过我还是走不出这样的自己、一直以来的自己。很感激的是身旁还有几位给予支持的同事,否则我真的随时会崩溃。真的很谢谢他们对我的谅解。心情大起大落,连我自己都觉得自己好讨厌。
那天看了周杰伦的《千里之外》MV哭了。重新再看两遍还是忍不住哭了。我不晓得是周导演的功力实在很到家,还是我的情绪太不稳定了。MV里头有一段周董替女主角接下邀约的情节很感人。女主角正在犹豫,而周董却义无反顾替她作了一个对她最好的决定,即使那意味着女主角将离开他。能搁下自己感情作出对于对方最好的决定须要多大的勇气。串起故事情节的红丝巾也很对味,尤其是当女主角认出正在闪躲的周董手臂上的红丝,感动加分。曲方面最喜欢pre-chorus的部分。而词也很值得仔细品味。
"时间被安排 演一场意外 你悄然走开…你听不出来 风声不存在 是我在感慨…
梦醒来 是谁在窗台 把结局打开 那薄如蝉翼的未来 经不起谁来拆… 闻泪声入林 寻梨花白 只得一行 青苔" [词:方文山]
听洪俊扬的《没话好说》我也哭了。[而刚巧以上两首歌都是同事推荐的。]作词人是替阿杜写了蛮多歌的李志清。洪俊扬与JJ除了是好朋友,音乐的想法还蛮接近的。发觉《没话好说》有几句有点类似《Now That She's Gone》 /《原来》。
看着你看着她我没有话说 微笑着掩饰着我脸上的难过 一个是好朋友 一个在我爱情割下了伤口
别误会那只是有风砂吹过 我不会为你们而流下泪难过 我还是不能接受
你还看不出我现在是多难受 … 我想转身就走 我想再见和保重也不需说出口 [词: 李志清]
有好几晚都无法入睡,头痛疲倦却还是无法入睡。想了很多…也许有太多我想握着不放的理由,所以更害怕失去,因而变得神经兮兮。到底今天我会怎么走也许将是以后之昨日的一段回忆。
·就是不一样·
“就是不一样”这句话会让你联想到什么呢?我会想到陶(吉吉)的《不一样》-“不一样就是不一样(想)怎么样? 我就是不一样!”我也会想到FM100.3的新标语-“1003就是不一样”。听起来还蛮拽的哦…
开始收听UFM也是近几年的事。喜欢他们的团结。自前优频道狲以后,总觉得整个媒体圈少了点什么。有时还蛮怀念以往听到"显"的收视排名争夺战。而UFM就充分承载、体现了那种创意的精神。喜欢他们对于工作的热忱。喜欢他们对于音乐编排的用心。 而幕后的音乐总监就是胡珂宁。
昨天就到弹唱人观赏珂宁的showcase。发单曲已有好几个月了,也真是时候办签唱会了。相信也有很多支持她的听众到场支持她。而到场的也有一整桌的音乐人、艺术工作者与一大桌的1003DJ。对她感陌生吗?她曾经在爱琴海驻唱。
她也曾经是海蝶的制作人哦。最趿粢獾剿拿钟Ω檬谴雍5腃D吧。而如果没有记错,我最早买由海蝶制作的专辑就是《Replugged》。这可是我其中一张非常珍贵的CD哦 。其实还真的蛮奇怪的。当时最红的应该是陈洁仪吧。不过当时就只纯粹喜欢,却没有购买陈洁仪的专辑[当时也实在很穷,所以买的专辑真的不多]。相信《Replugged》对于很多人都有它很独特的意义吧…够眼光吧?就是不一样。翻翻专辑就可以看到珂宁的名字。
一小时的表演里,珂宁就唱了自己创作而卖给其他歌手的歌曲、她自己创作兼演绎的歌曲、一些她个人偏爱的歌曲。喜欢她现场演唱的《如此而已》。那首歌有种很"night"的feel,与整个场景很搭。而当天的天气也非常好。露天的场地,微风阵阵,配上很对的音乐…What can I say? 昨天也是我第一次到弹唱人[上次为买单曲却在错的时间到过那里门口除外],真的是个蛮好的经验。演唱过后,她也为拥有单曲的朋友签名留念。
其实到昨天下午,我都还没决定是否要去签唱会。不过看来最后的决定是对的。实在是完美的一天。也到场见识她的功力;键盘、吉它都难不倒她。音乐总监的职衔她绝对胜任有余。也希望她很快会推出完整的专辑。
·文字的牵引·
今天在早报副刊看到了有关叶孝忠的报道。如果没有记错在中学时期就已经在星期五周报读到他的专栏。我还收着其中一篇《行李》呢。够厉害吧… 其实很喜欢他的文字。旅游专栏可以很地方式,或说景或说经历。而对那地方不感兴趣的读者也许会感沉闷或有种距离感。但如果作者能让读者从文章里得到一些对人生的启示,而所用的文字除了叙述以外还有让人寻味的美感,那可说是妙极了。叶孝忠就有这样的本事。
那文章里就写道:“干瘪而空洞的背包,沮丧的挨着墙角,软绵绵的,像无骨的水母。”…“其实我要到的地方并不太冷,并不需要这样的寒衣,但是妈妈总是认为,离开了新加坡就是冷了”是不是很棒?
当时还在中学的我曾想过上大学要念中文系。在初院时期则一心想念传播与资讯,总之就是与文字挂钩的科系。但结果我都没念。其实常想如果当时我真有去入学面试[因为英文成绩不尽理想,所以不被直接入取,需要面试。死爱面子害怕失败的我却放弃了那次的机会],结果会不会不一样。但人生也许也像旅行一样。选择的路就得走下去,但接下来的路要如何走,沿途会看到什么风景就要靠日后慢慢探索了。
今早就读到了叶孝忠的专栏《改名转运?》。里头有一句被摘选为“笔心”所以也特别引起我的注意- “改名能转运,但放在时间长河中来仔细评价,所谓的好运会不会只是一时天时地利的完美配合”。其实在去年十月,我也曾经针对相同的话题以英文写了一段感想,真的好巧。Anyway,我要说的是我真的很喜欢叶孝忠的文字。哈哈~ 也在此与你分享我在10个月前所写的文字[请恕里头的grammatical errors]:
Modulation
Originally written on Saturday, October 22, 2005
Love songs with modulation. I fancy the way the song blends in so seamlessly to another key, and how it works its way into another phase without you expecting it. I love these little surprises.
In life, we too "modulate" our way into different phases of life, like caterpillars morphing into butterflies. Surprises are just part of life, be it pleasant or nasty. What defines success? Maybe we are just a few steps away from success. However, we can never know what is ahead of us and sometimes we get impatient in how things are progressing or rather not progressing. And maybe it's these surprises that make life so intriguing. Or maybe we have wrongly defined success and keep harping on certain issues while ignoring the fact that there are many things in life to be thankful for.
Talked to someone about the "art" of changing names. Numerology, Superstition whatever you call it but true enough, a number of musicians have recently changed their names. Does a name really define us or do we define the name? I choose to believe in the latter though I wouldn't debate if that is right or wrong. My name is super common. At workplace, there's someone with the same Surname/Name. Haha... But it doesn't bother me that much. I have chosen to accept this name that has been with me for the last 24 years. Lin Jun Jie is one example I always quote. A common name it may be but he has infused new meaning to it. I hope I can do the same.
Well, I do envy those with unique names. In fact I really adore the original name of the musician who recently changed his name. It's such a nice name. Haha.. But really, our names are given and not chosen, just like your hair colour, your birthday, your genes, etc. But life is not only that. There are many things which we can play an active role.
Fact is, change of luck appears to be factual for those who have done it. Is this some kind of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triggered by this feel good factor? I have no idea but I just feel that life is a journey and no matter when you change your name, whatever has been "accumulated" or done while you were carrying your original name do not come to naught. Thus, if the sudden change of luck seems apparent, it may just be that the moment has not arrived previously and it's all a matter of timing.
Whatever it is... I love modulation... surprises in life... just let things come... Surprises there may be. But if they were to come, are we really able to dodge? Maybe, bad experiences in life are just God's gifts to us, awaiting for the right moment to be revealed.
·梦累了·
星期日看了电视播映的《天…使我爱你》。里头穿插的歌曲很好听。Credits闪得太快,我看不到女歌手是谁,不过作词的好像是乐声。很被剧情所感动。哭得有点不象话。也许是我天生感情泛滥吧。曾经浏览Flash动画《摘星》泪洒一地,曾经听《天冷就回来》不自觉掉泪,曾经看偶像剧《海豚湾恋人》哭得不成人样,曾经观赏音乐剧《老九》红了眼眶。
《天…使我爱你》也让我想到了求学时期玩过的"Angel & Mortal"游戏,更让我想起了曾是我"Mortal"的他。也许是这几天想太多的关系,昨夜竟然做了一个梦…而梦里就是他。梦境里,他的样子变了。而我依稀记得,在梦里,我一直想求证他还是不是他。梦醒后,我真的觉得好累。
原来做梦也会累…
现实生活的我也一样。梦得累了。睡觉时做的梦是被动的;梦境不由得我们操控。而现实中的梦却是自己编织的。所以无论好坏都是自己活该。可是现实中的梦就真的由得自己定夺结果吗?梦得越久,越觉得很多事情只能去把握,却不一定能争取。即使做决定有时也真是身不由己,一切关乎时机。也许那也是杩吧。我不晓得。而看着我做梦的你为什么总是以那么肯定、那么清醒的口吻告诉我这些、那? 如果有得选择,我希望你也做同样的梦,而梦里有你,有我们。虽然梦累了,却宁可继续做梦,因为我暂时还不想醒过来。
醒着梦着;梦着累了;累了睡了;睡着梦着…
·左手递上的祝福·
喜欢细细读,或说品尝文福老师的作品。读他笔下的文字,往往会处使你思想深一层或联想远一点。很难读过就算,这样的作品往往最能留下余味;而过了一段时间再读也可能有新的领会。也因为这个原因,他的作品很值得珍藏。而最难能可贵的是这次筛选的作品题材广泛,而每篇作品都有它的独特性。有点凄凉却不失温情的《年糕的味道》很教我感动 。 《文化交流》 则非常幽默的触及文化模糊的课题。其实什么才叫自己的文化?故事里的学生最终写了老师所要求的华文名称,可是内容依旧是外国的,换汤不换药。文化不只限于语言,而是深入整个社会的生活形态与思想模式。所以即使是用上了母语不代表一定就是自己的文化。那最后的一句 他回过头,笑得很灿烂:“去那里吃墨西哥餐。”真的很妙,而笑的不只是故事里的学生,也包括在读故事的读者。《鳍》也是另一篇教人省思的微型小说。以自己的语言为耻,而坚持另一种有经济效应的语言是种怎样的悲哀、心态抑或病态?
《排队》反映一种价值的改变。其实很多的不服都在于以前怎样怎样,而如今却变成那样那样。“尊师重道”、“人人平等”俩都没有错。所以其实也没有真正的对错,但价值的改变却使很多的“以前”变为如今的一种“为什么”。是继续不服还是就接受这样的改变?《往事只能回味》反映一种个人在感情上的错觉。喜欢整个对比式的呈现手法。《关键时刻》也蛮悲的,而巧妙的是里头的戏名就叫《关键时刻》。人说戏如人生。套在现实人生,是不是也会有这样的坚持、这样的遗憾、这样的落幕?《贴》反映现代人时时、事事都为人定上标签的现象,连走也不得幸免。哀哉… 到底个人价值是什么,难道都是别人定的种种标签?《周记三篇》也是另一幽默之作。结构大为相同的三篇周记却暗示着渐渐在演变的情节。老师的麻木?现代女佣雇主的关系? 母亲的掩饰?孩子的疑惑?非常逗趣。其实也有我看不懂的啦。《古典二题》真的很深奥了。我想里头应该有些历史背景、典故是须要了解的。哈哈…也许我就是以上说的那类用母语却不懂自己文化的失败例子吧。哀哉…
里头真的有太多值得细读的作品,怎也介绍不完。真的希望你能支持这本书,因为内容实在非常丰富。如果你已经拥有这本书,也许会发现我所提到的微型小说都在140页之前。对啦…我还没读完,不过真是迫不及待想与你分享。愿你也和我一样能领受这份“文字里的祝福”(孙爱玲序名)。
·心中的弦乐·
Part I: 听懂了吗
Martin就分享他创作《I Just Want To Live》背后的一些故事。他就堤到一些处在边缘地带、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还有一个非常富有但却面临死亡威胁的人。他们对生命的一种无助与无力感实在值得我们思考活着真正的意义。他希望在座的每一位都能好好珍惜生命,找到生命中的曙光与盼望,并捉住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当天美丽的月色与市景也再次提醒我们生命的美好。很有意义的一场演出。出自内心的音乐总是最教人感动。
我倒是第一次听到Martin Tang的演唱。原来他除了是一位很好的编曲人,也有一把很好的嗓子。而Jonathan Koh一直以来都是我非常仰慕的一位音乐人。他们也蛮会带动气氛的,就带领观众一起唱《She Knows》。Kenn C看起来帅帅的好年轻喔。他们3人都已婚,所以除了在音乐领域的成就,他们都是好好的Family Men。除了以上的两首歌曲,他们也演唱了《Bryan's Hymn - When I Turn To You》,还有我们熟悉的《She's Gone》。他们是一班非常有才华的音乐人,在本地可说是数一数二的编曲人,所以演出水准确实不在话下,非常专业。而他们与观众分享这样的恩赐也是我们的福分。我想当天到场的朋友除了在听觉上的震撼以外,心里也带着一个很好的信息而归吧。
Part II: 在哪里
本来是走错方向,后来大概搞清楚方向却误打误撞走到了当时还在装修的海蝶新办事处。而当天我其实也买了林俊杰的专辑,所以手里还握着林俊杰的海报。当时看到海蝶的logo,我真的吓了一跳。整个过程太梦境了…真的有点像梦里的情景。后来就SMS了一位朋友,安抚了情绪继继续找着,才找到了TCR。但大门反锁。拨了电话询问才确实非表演时段是没有营业的。其实蛮歹势的…因为为了确认我其实站在门外拨了两通电话,而负责人都很有礼貌的回应。带着有点失望的心情离开,当时就想我也许就真的与珂宁很"无缘"。不过就不久前刚获知她的单曲有在我熟悉的地方售卖喔。oh no!兜了一圈,就在咫尺… 有关详情,请参阅Little Meow 官方网站。
嘻…发现插图的吉它是没有strings的…不晓得纯粹是美术的考量,还是有特别涵义呢?也许是想表达类似"If the music strikes a chord with you, you will be able to see the strings"?哈哈…不过这完全是我个人的揣测。要知道正解,也许就得问问负责设计概念的Ric了。发现他好像也改名了哟。刘晋旭是他吧?Anyway,谈回专辑,单曲有三个Track。里头除了有曾经收录于《本地姜辣》的《明天,我会在哪里?》,还有Demo版与练唱版的《如此而已》。小品式的《如此而已》以吉它作为主要乐器,很适合在夜晚时分细细聆听。独立制作音乐其实都非常不容易,愿听众都能感受到她那份诚意。
·思思念念你的笑容·
上个星期就听到令大家都非常震惊的新闻。由于这阵子都得赶工,所以知道新闻时是有点晚。后来在公司就读了当天Straits Times的Life!才证实了我所听到的。同一天晚上就在网上读了好几篇有关的报导,心里真的有阵酸涩。
其实现在正在听珂宁的节目。可以感受到她的难过,听着都很想哭。相信很多与黄元成有过密切合作的音乐人都蛮受影响的。在大学时期就通过教授知道黄元成是大石的负责人。曾经也想过要投稿,却一直没有付诸于行动。海蝶是本地音乐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标志,而大石更是酝酿与培养很多本地创作人的田地。黄元成与大石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想到大石,就一定想到黄元成;谈到黄元成就一定谈到大石。
黄元成也是新谣时期的活跃份子。当时与许环良与许南盛三人组织了水草三重唱,是本地受欢迎的三人组合。他也与其他音乐人一起创作了好些我们都熟悉的歌曲。相信黄元成还有他所写的歌,大家都会记在心上。致以最深的敬意…
·沿途风景·
最近就听了林志炫与詹兆源的"Acoustic Journey"。不玩中国风、R&B、Hip Hop、Candy-Pop, 真实的唱出心底的歌,很教我感动。喜欢詹兆源的词,非常细腻,写出了你我都曾经有过的心情。感觉他对自己的作品非常认真。有些作词人的妙在于歌词里头常会有一两句语出惊人的字句。詹兆源的词则是一种感动、一个故事贯串整首歌曲那种。虽然里头还是会有我特别喜欢的几句,但整首歌词扣得很紧,少了哪句都不行。他也提到自己“没有办法把自己变成一个凭空想像就有好作品的作者”。有内容的作品实在很不一样。
其实驱使我买专辑的原因是专辑的概念。一直以来都喜欢吉它的声音。不同乐器有它不一样的个性。但众多乐器之中,吉它始终是最能让我感动的。在外出时,常因为听到很棒的吉它过门,而在一个地方多留一阵子。"The touch of live guitars, the sound that makes me feel alive. The vibration just goes right to your heart and turns to a teardrop."这是出自我的“名言”。哈哈…说回专辑,除了吉它作为主要乐器以外,还有中国乐器、弦乐、敲击乐器辅助。吉它在不同的歌曲里带出不一样的风貌,就像人生里头不一样的情绪、心情、处境。
林志炫美声唱腔在中文乐坛算是独树一格。优克李林的音乐伴我们长大,听这张专辑就犹如重温成长的回忆。也许在初听这张专辑会适应不过来,因为曲风不是时下最流行的那种类型。不过给自己多一点时间,相信这才是你我原本都喜爱的音乐,因为他属于我们的年代[至少对于那些与我年龄差不多的朋友而言]。
据悉,他们两人会在3月初到新加坡作宣传。喜欢他们的朋友要特别留意咯~
·原来如此·
其实今天并没打算要写些什么。不过看了一些网上讨论区的帖子,我实在按捺不住,要说几句公道话。心中那份激动,实在是不吐不快。很多听众都误认郭美美的《爱是你眼里的一首情歌》是翻唱郭嘉欣的《找回你的心》。错错错…《爱是你眼里的一首情歌》本来就是原汁原味的原貌词曲。只是当时台湾方面只买了曲,再找来楼南蔚填词。虽然郭嘉欣当时没有大红大紫,但今天仍有很多朋友记得那首歌,可见柯贵民那首曲子写得多好。郭嘉欣当时的专辑制作人可说是慧眼识英雄。在当时而言,并不是很多唱片公司愿意采用本地作品,与今日的情况可说是差得十万八千里。
而原本由詹辉振写的词是绝佳的好作品。这次郭美美重新演绎《爱是你眼里的一首情歌》,让听众有机会再一次欣赏这首歌曲原本的意境,绝对是好事。不过,请不要再误会《找回你的心》是原词,因为它真的不是。原本由柯贵民亲自演绎的Demo就是由詹辉振作词的《爱是你眼里的一首情歌》。
喜欢詹辉振原词的诗意。相信与我年龄相仿的本地朋友都曾经被《爱是你眼里的一首情歌》深深感动。而如果你还在疑惑詹辉振是谁。他较近期作品就有蔡淳佳的《突发奇想》[词:詹辉振;曲:蔡立章]。詹辉振也是置身舞台的戏剧演员,浑身都是艺术细胞的他实在是位难得的才子。
说了那么多就是想带出两个重点:(1)《爱是你眼里的一首情歌》是原词。(2)新马地区不乏好的作词人。请给予他们支持!
·重新插电·
农历新年来临啦… 送走鸡年,迎来狗年。觉得自己真的老了。梦想有期限吗?没有过期标签可对照,也许只有心能告诉你答案。
去年大概买了18张专辑左右[包括一些旧titles]。And yes…都是正版/本地版。说少不少… 相当惭愧,专辑里头的歌曲,也不是每一首都听得很仔细。而且会常重听的专辑就是那几张。反而是有时突然想到某一首歌曲,然后就会翻箱倒柜把专辑找出来。找到以后会很庆幸自己有那张专辑…这样的情况倒是比较多。当然,18张专辑说多也不多… 我常看到一些外国人非常大手笔,手里总是一叠的CD,好像完全不必计较价钱。很羡慕…如果我也有这样的消费能力,也许很多事情都不必考虑那么多。想做就去做。Anyway,专辑是我的宝贝,因为老实说我也没什么assets,所以它们也是“非借品”。请不要怪我自私。我相信好专辑真的应该收藏。所以自己去购买是值得的。有些专辑你错过了,以后要买也许是好几倍的叫价。有时有钱都未必买得到。
2006年暂时还没买任何专辑。不是没有专辑可买,而是得考虑清楚了才买。储存空间有限。加上新专辑体积越来越大,真是要命。再来,为了不要再惭愧下去[希望每张专辑都能用心听,而日后会重听],今年买专辑会比较挑。最后,我也真的不富裕咯,不可能什么都买呀。本来是蛮期待伟联的专辑的。不过,看了宣传短片反而没什么感动。不过,他的确是值得支持的一位本地歌手。
另一位蛮突出的就是海蝶新人林宇中。真正开始注意他是从《True Colors》专辑[其中一张我会常重听的专辑]。里头收录了他自己演唱、创作的《下半辈子》。在众多抒情为主的歌曲当中,他那首显得蛮突出的。然后,最近再次注意他是因为阿杜的《睡不着》。张韶涵的新专辑也有他的作品。不只作曲有一手,文笔也不赖喔。其实接触了蛮多马国的朋友,觉得他们的华文程度都非常不错。
为偶像剧《真命天女》唱片尾曲的龚诗嘉也是一位创作歌手。在本地著名音乐人Goh Kheng Long、陈佳明的栽培底下,相信她应该会成为本地的另一位骄傲。看了一些报导,她以前还参加过海蝶《非常歌手训练班》。好像与海蝶有点关系的歌手都真的很会唱。且抛开他们红不红,蔡淳佳、石欣卉、洪俊扬等歌手实力都备受肯定。
最后,还有继Ocean之后刚露脸的郭美美。《老鼠爱大米》、《不怕不怕》- 街头巷尾,到处都有喜欢这类型歌曲的听众。我不是其中一位,倒是喜欢《爱是你眼里的一首情歌》,因为本来就喜欢那首歌,也因为那首歌开始欣赏柯贵民。始终没能拥有柯贵民的Version,是遗憾。
继续旅途的源动力,我们都须要。愿你我在新的一年,重新也从心插电。
·阳光重现·
多日连绵阵雨,终于再次见到阳光。阳光普照的周末格外教人兴奋。下雨天到处湿搭搭,真的很不好受。天气超乎人的控制。很多事情其实也与天气一样。华人新年将近,真的好快。新的一年将会是艳阳高照还是风雨交加? 天[上帝]晓得。想太多也没用。该做的就尽力去做好了。很多人都会以"Don't think too much"来安慰别人。真的可以吗?我会尽量尝试。How much is too much? 唉… 哈哈…本来很positive的开头渐渐又变得有些感慨。也许真的想太多了。Anyway,新春愉快!
If thinking helps you see things better, continue to think. But sometimes actions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thoughts. So once you have sorted things out, act upon your ideas/thoughts. If thinking only makes you more confused, you can still continue to think, as you might be enlightened some day. But do remember there's a whole world beyond your imagination. So do take a break if you have negative thoughts. That's just some of my random thoughts. Are you thinking what I am thinking? And I wonder..
·Public Announcement·
To Junior XMF from NJC: Read your email. Being the usual sotong I am, I deleted your email accidentally. Not sure if you will get to read this. But anyway, I don't think I can be of much help, cos I really don't remember the dance steps [having graduated like more than half a decade ago]. But I do remember the song - "I Want You" by Savage Garden. Those were the days man. Haha.. You just reminded how old I am. You might want to try contacting your S.C. seniors though. Cheers! =)
To all others who have dropped me emails: By the way, there are times when I will miss your emails, as all emails from unknown email addresses are sent directly to my junk folder. So it doesn't necessarily mean I am 'dao' if you don't get a reply from me. Haha.. but at times you might just be right. =P
·害怕与期待之间·
2006年了!真的很感恩…2005的确是很好的年头。真有点舍不得送走2005、跨进新的一年。2006会把我带到什么地方…真的不晓得。即使再舍不得,有时挽留只是种奢望。就像时间的钟摆永远都不会停止,努力挽留只是苦了自己。但人还是念旧的,所以心还是执意地想与时间抗衡。其实想留住的不是时间本身,而是一些身旁的人与事。当然,新的一年也掀开了新的一页。而在这空白的一页添上颜色还是令人期待的。
人生总有好多未知数。开心的叫惊喜;不开心的叫意外。而有时往回头看一看,才发觉好多事情好像早有安排似的。真的很妙。有时还有点不可思议。=)跨年的心情总是复杂的。徘徊在害怕与期待之间,我选择以探索的心态继续旅程。 共勉…祝2006年快乐~
·倒数·
这是我在圣诞除夕开始写,并切写到圣诞节3am的短篇小说,算是一篇Countdown之作吧。哈哈… 很少写有故事性的文字,也不习惯较长的文体,所以写得不好请多多包涵。
《我的手》
·第一天·
沁第一次乘坐飞机,心里既兴奋又紧张。音乐可是他从小的梦想,而能够进入美国最顶尖的音乐大学是他圆梦的起点。一直以来飘忽的梦在这一刻终于成形。沁难以掩饰他心 里此刻的激动。而他手上握着的奖学金入取信是最佳的心情镇定剂。
下了班机,沁顺利地抵达了大学。处理了一些行政事务后,沁到了宿舍,发现属于自己的那间房门并没有琐上,就索性推门而入。此时已经累到不行的他看到床就立即放下行囊, 倒床入睡。不知过了多久,突然有人亲亲拍了他的肩膀。沁醒过来,看到眼前这位陌生的女生, 吓得立即挺身。
“啊~你是谁?”沁急忙的问。
女生笑了起来回答:“我还要问你呢。这层可是女生宿舍,你怎么会在我房间?”
“不是19号房吗?”沁伸手进裤带拿出钥匙,猛然发现其实他的房间是61号。“喔…不好意思”沁急忙拎起自己的包包。
女生升出手:“甜忻。可以叫我忻。刚刚入学。你呢?听你的口音好像是台湾人喔。我是台北人哩。”
沁握着忻的手,“啊这么巧,我也是台湾人。周宇沁,叫我沁好了。主修流行乐,主要乐器吉它。我刚刚到这里,也是一年级。”
·音乐的种子·
沁从小就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家境贫寒,他当时并没有机会正式的学习任何乐器。11岁那年,他的邻居搬家时丢弃了一把旧吉它。沁把它拾回家,几乎把它当成宝贝, 天天把已经断了弦的吉它抱在怀里。他立志一定要好好念书获得好成绩,不让父母为他担心。与此同时,他也半工半读赚钱自修音乐,盼望自己长大后能够获得奖学金到国外修读音乐系。
忻是家中的掌上明珠,家境富裕。父亲是台湾著名的华乐指挥,母亲则是一位声乐老师。忻从小在父母的熏陶底下,渐渐地对音乐参生浓厚的兴趣。9岁那年,她第一次参加全国歌唱比赛,就得到了冠军。对忻而言,追求音乐这条道路好像是最自然不过的事。
·迎新周·
沁从小就不爱户外活动,偏偏迎新周安排了很多须要体力的游戏。沁暗暗叫苦,于是在第二天就假装生病不参与活动。恰巧,忻也因为水土不服而病倒。沁与忻于是又再次碰头。 来自同个国家的两人很快就聊开了。沁掏出自己带来的MP3,两人听着熟悉的歌曲,开心的逃过了户外游戏。
迎新周的最后一天,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都得根据自己的区域组队表演。沁与忻于是有了第一次的合作经验。
·IN-乐 开始·
当时,大学有学生组团表演的风潮。沁、忻与两位美国华侨就组了一支摇滚乐团 "IN-乐"。忻是主音,沁是吉它手,Brendon是鼓手,Ruby是贝司手。由于宿舍规定学生必须在指定时间停止练习一些较吵杂的乐器,他们四人于是买了一间离开校园不远、两房一厅的小单位。沁与Brendon共用一间房,Ruby与忻则共处另一间房。沁并不富裕,团员也明白他的家庭情况,所以房子的费用不算他那份,但房子的打理工作则交由沁负责。他也甘之如饴。
沁与忻非常投缘,不久后就成为一对恋人。每当家人寄来台湾泡面、麻辣酱料等 能钩起家乡滋味的食品,他们都与彼此分享。他们平日的课业也非常繁重。但热爱音乐的他们从来都不埋怨。他们也有共同的心愿,就是考获继续升学的奖学金,日后留在美国发展。
·最后的庆典·
很快的,他们在大学度过了3年多的音乐生涯。多6 个月,他们将面对最后一次也是最关键的毕业考试。最后一个学期,大学也刚好碰上60周年,并将组办一场超大型的庆典。庆祝宴会将安排3个由在籍学生表演的项目。当时有上百支组合参与试音,而“IN-乐”凭着精湛的表演顺利的被选上。被选上以后,团员们都努力的练习。而在10月的表演与11月底的毕业考非常接近,所以团员们更是倍感压力。
演出与年考对于沁来说更是特别重要。这场大型表演是所有表演者梦寐以求的表演机会 。而年考更是他继续升学的钥匙。如果他想升学就必须得到奖学金,因为他并没有能力缴付学费。 于是,他日以继夜的勤奋练习,双手时刻都不离吉它。心理上的疲惫与体力上的透支不是其他人所能理解。
10月的表演圆满落幕。“IN-乐”厚实的表演功力受到了肯定。团员们都非常开心。而忻的生日与大学周年纪念只隔2天。演出成功对她而言是最好的生日礼物。沁当然也精心为她准备了Birthday Suprise。
在忻的生日当天,沁唱出自己为她写的一首歌曲。
"我用我的手心握着你的声音
我用我的手心握着你的声音
沁也知道忻喜欢观赏一些高素质的演出,从中观摩表演者的歌唱技巧,所以另一份礼物是一叠大大小小演出门票。演出门票的价格并不便宜,忻也感到有点疑惑,沁哪来哪来那么多钱,为她买那么多场演出的门票,而且还是最贵的门票。不过,她并不想破坏当时的气氛,所以她并没问出口,只是感动地重申,希望能与沁一齐在美国发展音乐的愿望。她握着沁的手,说:“你永远是我的手。”
·不告而别·
忻隔天醒来发现床头有一封信。
"对不起。我不能与你达成你的愿望。这些日子我真的很累,也想了很多。我很想念台湾,并觉得这里并不适合我。毕业考我不打算考了。请原谅我。我不能成为你的那双手。”
忻非常震惊,问了很多朋友,也托朋友在台湾打探消息,但就是无法联络上沁。忻自责自己是不是忽略了沁。沁这段时期都看起来很累,忻后悔自己为何没有关心他。但,过了三 个星期,她还是无法联络上沁。她无法了解为何沁会断然的放弃一直以来的梦想。忻伤心欲绝 ,但想到眼前的毕业考,她不让自己颓废下去。化悲愤为力量的她把所有情绪融入自己 的 歌声当中,感动了所有考官。
·一个人生活·
忻顺利的考获继续升学的硕士奖学金。但她心里始终惦记着沁。她还是出席沁为她准备的演出。只是一个人出席,忻总是觉得不是味道。心中的遗憾只有通过她的歌声才能得着释放。“IN-乐”的其他团员并没有继续升学,所以只剩她一人留在房子。再小的房子,此时此刻也显得无比的大。继续呆在房子只会让她继续胡思乱想。于是她搬回了宿舍。但忻还是不舍得把单位卖出去,因为她还是期盼沁会回来。忻不时都会回去小住一会儿,但从不敢踏进以前Bredon与沁的房间。她知道自己承受不起思念的折磨。
转眼,2年的硕士课程也将结束。她获得大学的录用,将在那儿任教声乐,同时修读博士学位。 她打算回一趟台湾会见家人,再回到美国工作。临别之际,她回到了守了6年的小房子。这里有太多过往的回忆,夹杂了恋爱的甜蜜、奋斗的感动、分手的失望、独处的落寞。
忻走入以前沁与Brendon的房间,看看有什么旧事物须要清理。拉开抽屉,发现里头有些旧文件。可是开了个隙缝,抽屉却卡住了。她使劲地拉。拉得太用力,抽屉掉落地板上。“啪!”吓着了忻。看着散落一地的文件,她无意间发现一封医院的信件,而收信人是沁。显然的,信件已经被拆开过。好奇的忻于是看了看内容。
"ZHOU YU QIN diagnosed with serious Carpal Tunnel Syndrome.
Next advanced RSI Treatment: 4 May..." 忻愣住了。原来沁在两年前由于过分的使用双手,左手腕出现问题。老化的迹象非常严重,如果不停止玩乐器,他的手将急速退化。而家境不富有的沁当时根本无法支付那笔庞大的医药费。
模糊了视线,忻发疯似地继续翻查文件。她找到一些收据,是变卖吉它的收据。原来沁当时把自己心爱的吉它卖了,为她买下那整叠演出的门票。
她恨自己为何没有早一点发现这些文件。她怨自己为何一直误会沁是因为吃不起苦才决定放弃。此时的她也终于明白为何沁当时会对她说“我不能成为你的那双手"。
"我用我的手心握着你的声音
我用我的手心握着你的声音
也许有天双手无力
在此,祝福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
·收藏感动·
Part1: Jewel Case 里头的宝物
Part2: 乾坤之奥秘
喜欢里头的一些对白、歌词。有一段就说到什么是艺术。艺术是从零到有…艺术是赤子之心…艺术是没饭吃[记得不完整、也不准确,请原谅]。这样的情节就很有趣,因为它不只交代了故事的发展,也同时延伸到现实的层面,因为在舞台的每一位其实就正在为艺术燃烧。
让大家笑到翻的是那段护士以不同语言接听电话的情节。很幽默,而那位演员也真的演得很棒。既然是音乐剧,音乐当然不可缺少,发现里头有很不一样的中西乐器一齐配合。丰富的音乐元素呈现中与西的融会贯通、新与旧的交替;这也正是音乐剧所要探讨的其中一个课题吧。在梦想、现实与期望中为自己人生作选择,我们都经历过,也正在经历着。如何不被感动?鸟死了… 哭了… 散场了… 想着… 男孩怎么了… 我又怎么了?
Part3: 闪烁的泪
·尊重·
不只一次听到乐坛的活跃份子批评中文乐坛的东西都是垃圾。其实很讶异会有这样的评语,尤其是当他们也同样在赚中文乐坛或相关行业的钱。在猛批的同时又在捞里头的油水,真的有点叫人结舌。音乐工作者的辛劳与心酸,我想我们都很难理解。所以听到他们说自己其实并没有幕前那么风光,或为了音乐牺牲了很多,我想我们都能理解。毕竟做什么都有辛苦的一面。工作的朋友都晓得不可能每天都是顺顺利利的。只是没有办法接受那些出言就批评中文音乐,说他们“没耳听”中文歌曲,只听外语歌曲,但与此同时也是中文乐坛的一份子或与中文乐坛扯得上关系。这样的霸气+没骨气实在很矛盾。行的话,完全就不碰中文歌曲这一块吧。
昨天下午就到了武吉士村的熟食中心用餐。在进食时,那位摊位的助手(也可能是老板)就捧着一一个小碗走过来。起初我还不知就理,后来她就解释说刚才由于太忙,把其中一粒饺子给弄破了,所以现在补回。其实在吃的时候我也留意到了,是有那么一点担心不知道是否是别人剩下的。不过这样的念头晃过了,我还是照吃,所以也没想那么多。真没想到摊主设想那么周到,竟然还要补上饺子。说真的,我好感动。对自己做的是如此尊重-尊重烹饪的艺术、尊重顾客的感受,实在很佩服。这样的摊位实在得推荐不可。如果没有记错,摊位叫“南方手工板面”。赞!
版权问题越来越受重视。很同意这样的尊重是必要的。只是当尊重成了偏激,很难想像这对整个市场带来的是益处还是会成为健康发展的绊脚石。由于版权的层面延伸得无限度的广泛,好像什么都不能说,什么都不能作,静态地什么都不做就绝对错不了。连人最基本的灵活思考都似乎被辖制。印象中就听过手机铃声若是某首歌曲的调子,就已经触犯版权。那些直接是MP3的铃声,我还能理解。但那些composer mode所编的东西也不行? Really? 老实说,其实法律该保护的是商业利益,如果做某件事并无损该版权拥有者的任何利益,我真的搞不懂…
所以说尊重是门学问。凡事都得取得平衡,对得起上帝、自己与他人。Anyway,刚落幕的新加坡金曲奖也是尊重与肯定中文乐坛的好例子。从FM93.3取得的资料,以下是部分得奖名单:
210506
梁文福老师出新书了!这次的作品是微型小说选集,书名为“左手的快乐”。上个星期六(14-05-06)在National Library举办的新书发布会吸引了好些前来支持新书的朋友,可说是座无虚席。嘉宾的分享内容丰富、具教育意义,个人觉得还真的蛮像在上课的哩。当天,詹辉振也表演了一段Dramatization。如果没有记错,主持人在介绍表演时,说那是一段肢体表演,后来也有嘉宾称它为演故事。不过撇开这些专业名词,我只能说我被他的表演扣住了。真的很棒。原来一个人的表演也可以如此的精彩。整个故事的呈现很立体化。后来我再读《舅舅说话的那一天》时,更能想像故事的画面。当然,当天的主角还是梁文福老师本身。毕竟到那儿的朋友都是支持他的。很喜欢他说话与作答那种不慌不躁的态度、语气 , 而且灾渚涫墙稹#ǖ碧煲部吹搅薘ic & 礼莲。已经好一段时间没到民歌餐厅了。哈哈… 当时有种冲动想听他们唱文福老师的作品。)
190306
多日加班赶工… 在星期二就给自己喘气的机会,到了Esplanade观赏Martin Tang[Vocal/Guitar], Jonathan Koh[Vocal/Guitar], Pat[Backup Vocal], Kenn C[Bass], Jimmy[Percussion] 等音乐人呈现的演出[如果你晓得keyboardist与另一位Percussionist的名字,就请你告诉我吧。谢谢…]。当天演出是配合Mosaic Festival其中的一项目,节目称为"Waxing Lyrical"。整个节目分成3段,Martin等人是负责第一段,Deb Fung负责第二段,而黄韵仁等人负责第3段;而我只观赏了第一段。Martin与Jonathan在开唱前都有提到各自的妻子。好好喔~而在每首歌曲之间,他们也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与歌曲的涵义。真的很受感动。
其实上个月就已经想买胡珂宁的Single。不过当时的出售地点就只仅有TCR。而最好笑的是我当时竟然没查清楚,就大白天跑到那而想买单曲。也曾经在非表演时段到木船,所以认定在非表演时段过去TCR应该是ok。周末的Maxwell Road实在是冷清得有点可怕。与其他地区周末的热闹吵杂一点也扯不上关系。而我对那地带并不熟悉。走在几乎无人的街道,心里难免有些不安的情绪。结果,手里握着地图的我还是找错了地方。
120306
240206
290106
290106
15160106
010106
261205
不须要乐器
我们总有一种默契
你就是我心中的旋律
不须要乐理
我们总可以编织美丽
你就是我心里的音域…"
不须要乐器
我们总有一种默契
你就是我心中的旋律
不须要乐理
我们总可以编织美丽
你就是我心里的音域
相信我
我会用心收藏回忆
也许有天无法继续
相信我
双手最后的泪滴
浓缩了所有爱意
紧握的仍是你声音
用我仅有的气息"
© JY [The Merlioneer Music Stop]
251105
有时真不得不佩服自己…那么难找的CD还是让我给找到了。哈哈…喇叭放一旁,其实真的很开心能找到这几张专辑。人的一生难免会有遗憾,而寻获这3张专辑算是把遗憾减少了一些吧。很感激为我"指路"、让我找到其中两张专辑的R.O.。这两张专辑真的好难找,相信拥有它们的人也不是很多。Anyway,好康介绍Far East Plaza的Behaviour Store有售卖一些Indie Rock的专辑。有兴趣,可以留意一下。另外也谢谢把另一张我找了很久的CD卖给我,并如期送货的J.K.
上个星期六观赏了《老九》。真的蛮感动的,多次泪流不止。 老实说,我不是一个很“艺术”的人。太深奥的文学用语与学术赏析,我也真的不懂。但,庆幸的是,我还懂得何谓感动。参与音乐剧也有多位是活跃与中文流行乐坛的音乐人、像担任填词的小寒、担任吉他首的许华强。在致谢栏里也留意到了唐玉璇。
昨天就到了蔡淳佳的网上日记,看到了她在演唱后写的一段话。非常感动,我竟然能读到掉泪。听起来好夸张。也许最近我也实在太忧郁了。音乐剧、书本、偶像剧、网上留言都能让我哭到不行。扯开了…回到正题。我真的被蔡淳佳谦虚与诚恳的态度给感动[虽然我没到场观赏演唱会]。有多少位艺人会说出类似的话。我想不多吧。有些艺人,你真希望他们能红,而且他们也真值得红。She deserves to shine.
061105
|
Recipient |
Award |
Song / Album |
|
|
梁文福 |
最佳本地作词 (Best
Local Lyrics) |
陪我看日出 |
|
|
Terence Teo |
最佳本地编曲 (Best
Local Music Arrangement) |
千年之恋 |
|
|
蔡健雅 |
最佳创作歌手 (Best
Composing Artiste) |
双栖动物 |
|
|
沈祥龙 |
传媒推荐 – 本地新人 (Media Recognition Award – New Local Act) |
起飞 |
|
|
林俊杰 |
最佳本地作曲 (Best
Local Music Composition) |
一千年以后 |
|
|
林俊杰 |
最佳创作歌手 (Best
Composing Artiste) |
编号 89757 |
|
|
林俊杰 |
最佳本地男歌手 (Best Local Male Artiste) |
编号 89757 |
|
|
林俊杰 |
最佳演绎男歌手 (Best Male Vocalist) |
编号 89757 |
|
|
孙燕姿 |
《Y.E.S. 93.3FM 醉心龙虎榜》 顶尖金曲 (Y.E.S. 93.3FM Most Popular
Song) |
同类 |
|
|
孙燕姿 |
亚太最受推崇女歌手 (Best Performing Regional Female Artiste) |
Stefanie |
|
|
孙燕姿 |
最佳本地女歌手 (Best Local Female Artiste) |
Stefanie |
|
|
孙燕姿 |
最佳演绎女歌手 (Best Female Vocalist) |
Stefanie |
|
·有一天我会·
三个星期前投了以下意见给本地的某周刊。虽然没刊登,还是在此与大家分享:
很喜欢《法医X档案》的插曲《Something Magical》。画面与配乐的微妙结合成功地带动了观众的情绪。很可惜的是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曲、插曲似乎越来越不受重视。近期红星大奖的最佳主题曲颁奖仪式也是预录的。
然而对于任何流动影像,配乐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剧情也能把歌曲带红。《陪我看日出》、《关怀方式》都是很好的例子。这种互惠的关系是不能忽视的。80年代,李思菘、李伟菘所创作的多首脍炙人口的主题曲都成为新谣的精髓。如今,我们是不是也能给主题曲、插曲相同的重视?希望《 X 周刊 》在介绍电视剧的时候也能花一些版位介绍里头的歌曲与歌曲创作人。 |
在蔡淳佳出上一张专辑时,就设了一个网页,其中就以以下文案作为标题:
巧的是,当时我用来表达"日出"的文字:"太阳升起的那一刻感动"恰巧与她新专辑主打《有一天我会》那段"当太阳升起的那一天,你再看我一遍,你将会发现我所有的改变"有几分相似。真的很巧不是吗?
人生有时真的有好多"巧合"。有些人喜欢叫它"缘分",我则选择把它看为是上帝给予我的一种人生际遇。有些"巧合"把两个完全不相干的人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有些"巧合"让你痛失了你心头的最爱。有些"巧合"那么轻轻的来、轻轻的离开,你可能还浑然不知。
就拿买专辑作例子吧。老实说,求学时期的我并没太多钱,所以买专辑是蛮挑的,买的也不多。但,就是有些专辑一直那么打动着你。重复的听还是有种莫名的感动。说不上为什么,也不晓得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也许这就是专辑的诚意所在。而,过了好一段时间才得知,原来好几张专辑都有同一班音乐人的足迹。原来…
人生中,好多你曾经认为不可能的事情都好像瞬时间变得没那么遥不可及。那天就在SMS一位朋友时,就聊到了音乐上的"老师"。他就刚好问了一个问题,除了某老师以外,我还有哪些老师。虽然我没回答那个问题,不过那个问题真的让我想了一阵子。
是的…虽然有些由于时间太短,我并不会把他们称为自己的老师,但真的得感谢好多这一路上指导、提点我的每一位。虽然有些就不过是几个小时、几个星期或是几封电邮、几次交谈、几首歌,他们的一些话还是让我印象深刻。
当然我更加感激给予我教导的老师。虽然我很不愿意把老师称为偶像; 但那种对自己领域的深刻认知、那种炽热的执著真的很教人敬佩,比偶像还更胜一筹。当然,我非常珍惜每个学习的机会。虽然至今,我还是一事无成。但,当好多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时候,我发现原来路还是要好好走下去的。朝着希望的方向走,因为"明天的太阳,均照在每个人身上",那又何必害怕黑暗呢? 有一天我会…
·最初的梦·
如果你有留意,就会发现我把以往收集并上传到网页上的许多剪报、杂志文稿都删除掉了。就连歌词的单元 也删掉了。在删除前我就数了一下,这些年来一共收集了大约170+首歌词。为什么得删除?版权… 还有关于何耀珊、许美静、叶良俊、两个女生、林玉婷、伊雪莉等的网页也都删除了。而剩下的网页都几乎 是No Sound No Picture。
这个网站维持了将近9年了。当初设这个网站就只是单纯的想为本地乐坛设一个网站。当时总觉得为什么其他艺 人都有许多网站,但唯独本地歌手、音乐人在Internet怎么搜寻还是未能找到几个网站。很可悲,觉得很愤愤 不平。而今天再看一看,本地音乐的确获得了很多肯定。翻一翻当今最热的专辑,都不难发现本地创作、编曲 、制作。
当初网站持有的目的与宗旨始终没有改变。然而,大环境在改变。现在版权问题非常敏感,所以身为好市民的我当然不想触及任何版权问题。
(-)不值得。这9年来我并没有获得任何商业利益,但却花了不少的时间在收集、整理这些资料。So What?! Exactly… 那又如何?谁会感激你。花时间是自己心甘情愿。
(二)没钱。对啊… 都说了没有任何商业利益。而且毕业后还“欠了一屁股债”。身家就只有心爱的CD与吉它。如果还惹什么祸 就完蛋了。
(三)我还没完成我的梦想。任何会影响这已"机会渺茫"的事情都 一概坚持说‘不’。
(四)也许现在真的不再须要这样的网站。因为本地音乐已经获得肯定。
上网察寻了关于IP的资料。老实说,像我这样平凡的老百姓对于法律名词真的一巧不通,看到我头昏眼花还是未能非常了解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也许当局能做的是把内容简单化,给一些实际的例子或提供一个checklist。
分析了网站的内容,我的结论如下:
以上是我个人的理解。请不要以这作为标准。最好是寻求真正的法律意见。
取自IP网站[完整内容,请查阅IP网站]:
Fair Dealing
The following factors will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deciding whether the use is a fair dealing:
Browsing
Hyperlinking
|
其实删除时还真有些舍不得。毕竟都已经收集了那么多年。而且很多歌词都是自己打上的。心痛。内容之多,想删除还真得耗不少时间。相信,还得整理好一段时间。老实说,设网站并没有任何经济 效应。而且有时还得遭受批评。不过,都没关系。如果你看了我所写的一字一句,并‘真心’的觉得反感或不 认同,你的宝贵意见,我无论欢迎。
而得到最大的满足莫过于一路以来通过网站,而接触到好多个的你。衷心感激 你们的电邮、留言。其中有本地与我志同道合的志友、曾经或目前活跃于本地乐坛的音乐人、海外寄居的本地 人、海外华人地区的知音人、外国人包括日本人喔。当中有些就是几封email、留言,非常窝心的问候与鼓励。而有些则成为我现实生活的朋友。好几位对于我的影响非常深远。也许他们并不晓得,但是他们的分享、经验让我学习到了好多好多。
·'显'人'嫌'语·
最近身边的朋友观看了《绝对Superstar》以后都急于去买林俊杰的专辑。放心,我不会再讨论《绝》,这个话题真的有点过时了。It's time to move on。唉… 拖得太就真的会'显',还来个演唱会。Oh No… 请饶了我们吧,还有我们的口袋。
说回林俊杰的专辑…发觉新加坡版的专辑已经断货了。老实说绝对不认同中国版。而且经由上次的"教训",老实说我很赞同"cheap things are never good and good things are never cheap",因为中国版常常都是收录不齐全,会少一些歌曲。但,世面上真的买不到新加坡版,那又怎么说?唉…也许好东西真的须要尽快"得到手",迟了就没了。
还有一点就是,暴光律绝对重要。有能力唱现场的歌手就应该站在舞台呈现歌艺。观众必定会感受到他的实力,并给予支持。很纳闷的是本地虽然有两个中文频道,却没有节目让歌手打歌。也许这样的节目较难安排吧,而且还得配合歌手的档期真的有些难度。最'幸福'的本地听众莫过于还在校园的同学,至少还有校园演出可观赏。宣传管道太少、消费者市场太小,也难怪歌手都不重视这里的宣传活动。来的时候就是直接大型售票演唱会。嗨…
·与文字恋爱·
8月26日至9月4日是本地的Singapore Writers Festival。今年的主题为"Text in the city"。昨天8月27日与朋友聚会后,就到了National Library。很巧的,吴庆康的2359新书发布会正在进行。也很巧的我这阵子正在重读他的《2359夜》,所以包包里就刚好有那本书。太巧了,连自己都有点不敢相信。其实从报刊、杂志上已听闻吴庆康将出新书,并重新推出已经断货的《2359昼》与《2359夜》,不过并没有留意发布会的详情。原本没有目的的到那儿,却很有意义的留下了。当天的主持是林灵芝,而出席的“名人”就有叶良俊、张思莉、许立桦、黄秀俊等。
由于之前用餐已经花费了身上的一些现钱,到了那儿身上只剩$20,所以只能买其中一本新书[$11]。我选择了《2359日出以前》。我朋友就笑说我好像穷书生。很不好意思的问吴庆康旧版的书[2359夜]是否能签。他很友善的说"当然可以",就问说"新书你只买一本吗,那不是不齐全了吗?"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啦,所以只好沉默以对。哈哈~我竟然没回应,有点没礼貌哩,真不好意思。还记得,以前索取梁文福签名时,他就问说写上我名字好吗,我也是很"无哩头"地回应"随便"。词不达意… 真是太失礼了。
从南大毕业步入社会大学已经两年了。工作的时间实在好长,也消耗了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但,生活不一定只有逛街、逛夜店;不一定要奢华才能享受。观赏新歌发表会、读好书都是享受。不须要以成人的生活模式来证明自己已经成熟了。我依然是我,我不爱在夜里狂欢、我不爱谈名牌谈车子。让我感动的依然是创作人的热情、写作人的用心。
最重要的是,我 依然与文字恋爱着…
TEXT: HJY
沁:我喜欢你。
|
·绝对面对面·
《Hands United》及蔡淳佳的新专辑《有一天我会》都已经上架了…可以到各大唱片行购得。《Hands United》所酬得的款项将全数捐给Habitat for Humanity帮助海啸灾民重建家园。你绝对得支持!除了能帮助海啸灾民以外,这张专辑里头的歌曲也绝对值得你去听一听。而且教人感动的是《Hands United》除了汇集本地多位音乐人之外,它也呈现了本地不同族群之间那份不分你我的团结。而从专辑也意外的发现了一件事情。哈哈… 最近我好像对他的名字特别感兴趣。想知道吧?去买专辑啦,然后仔细去看看作曲人的名字。如果还不够清楚,就去对一对《有一天我会》里头作曲人的名字。还是不懂?两张专辑都买啦… 如果你已经“喔~明白了”,那你更应该买专辑,因为他的歌曲绝对好听,而且是他自己演唱更没得说。
《绝对Superstar》来到了总大决赛。我真的很意外。如果你有阅读我240605在所写的《收获》,也许你也会同样的讶异。我竟然说中了大决赛的入围者。但我在写那篇文字时,绝对没有任何预测的意思,纯粹是列出当时最引起我注意的两位参赛者。Shockingly Accurate... 在《绝对》以前就听陈伟联的歌声,也被他感动过。但就是觉得他的胜算并不比其他参赛者来得高,但他一关一关的闯入了下一场比赛,绝对教人刮目相看。而Kelly一路来都是呼声最高的女参赛者,但在女子组最后一场大决赛,欣卉的表现绝对是4位里头最好的,所以还以为赛果会起变数。不过,*Drum Rollz* 进入总大决赛的还是陈伟联和Kelly。哇!恭喜恭喜… 而且他们俩有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曾在木船驻唱过。Heh heh…
昨天也到了南大观赏《飞乐时空11》。感觉还是很好…像回家一样。毕竟我还是很热衷于追寻一些曾留下的回忆。没有什么大牌的特别嘉宾没关系,最重要的是诚意与用心。音乐没有了交流就少了生命力。我喜欢感受到热爱音乐的人一起呼吸。
·新谣节2005·
![]() ·出版/制作:海蝶音乐·出版人:吴剑峰 ·音乐总监:许环良·制作总监:吴剑泓 ·制作人:梁定江、冯时泽·混音:Frank Lee、梁定江、冯时泽 |
新谣节2005大决赛得奖名单
银 施于淳 《厨房》 铜 陈立强 《把你取代》
银 沈年举 《不想》 铜 符传义 《I Can't Play That Funky Music》 |
并没有到场支持今年的新谣节,不过纪念专辑倒是买了。很值得买的一张专辑。里头好几首歌都很不错。应该支持喔!哈哈…不过发现作曲者都是男生…很有趣的现象。其实比赛也想过参加,甚至连歌曲都写好了,只是想到要编、录就‘显’。而且自己的水准还差一大截。
Anyway,谈回专辑…制作很专业,是那种真的可以拿出来卖的水准。编曲都是由专业音乐人-Kenn C、梁定江负责。而且伴奏还请来了Jamie Wilson。喜欢戴佩妮的朋友都会留意到他的名字。其中的《日出龙舌兰》编曲手法就很新、很流行… 歌名,我想了很久还是不明白。后来才知道日出龙舌兰是Tequila Sunrise【用龙舌兰酒、橙汁、石榴汁和糖浆等原料调制而成,加以橙片和红樱桃做为陪衬,形象的突出日出景象。日出龙舌兰酒散发出仙人掌汁的淡淡甜味,口味甜辣。注:摘自网上的帖子】。
其中很喜欢施于淳的词-《厨房》、《跑吧孩子》。好有想法的一位创作人。套用一句话"你有感动到我"【希望没有触及版权】。还有符传义的作品真的很有意思。很有个人风格。其实在初听《I Can't Play That Funky Music》,真的不喜欢。不过,听两遍,还仍然有印象的曲就包括了《I Can't Play That Funky Music》、《Love is all we need》【chorus】、《不想》。而前面提到的两首都是符传义的作品。哇~赞!很有记点、很有hook。相信他可以走陈奂仁路线【说到此,好像一段时间没有陈奂仁的消息】。而且,我也很喜欢演唱《Love is all we need》郑可为的声音。我想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提到这点了。Simply love her voice.
《不想》词曲在比赛都获得肯定,创作人Edwin的实力不容质疑。这也是在12首歌曲里曲调方面没有那么悲的作品。演唱者杨鑫栩的声音也很有辨识度。专辑里头也有“红牌”创作-《撕裂》。由张乐声负责词、唱;洪俊扬写曲。他们的名字,本地的朋友应该不会感到陌生。
还有里头的《旧地》【也是另一首有感动到我的歌】,编曲人除了梁定江,还有林毅新。喔~“林毅新”这三个字让我想了很久。名字与林毅心好接近。四个可能性:(1)名字碰巧接近,表示名字取得好。Yixin都是作音乐的。(2〕林毅心改名了(3)因为某些原因而打成这个写法(4)哈哈… 最后一个原因,是我想太多了吧
下来值得期待的专辑就有:《Hands United》【问过唱片行,但还没货哗】、蔡淳佳的新专辑…
在此祝所有国人:国庆快乐!多多支持本地音乐、创作!
·收获·
今天就在UFM听到了戴敏非的歌曲... 惊觉突然这样听到他的歌,还真觉得很好听哗。比起我连续听完整张专辑来得好听。而且听了几遍,也不会对那一首特别有好感,反而是读歌词本觉得比较有味道。错过了歌名,专辑又借出了,所以就到网上看看是否能找到歌名。意外的是,我竟然找着了那篇失去的《自得其乐》。〖请看19-Jun写的《过了算了》〗那是一种失而复得的喜悦吧。我已把那篇仍旧在Yahoo Cache的文字加入Archive当中了。
前天与昨天终于有机会观看《绝对Superstar》。之前的几期都错过了,不是得OT就是一些其他事情。如果你有读过我去年11月写的《音乐的足迹》... 告诉你喔,文字中所提起的视障男生就是参赛者之一的陈伟联。他在复赛的表现不尽然是最好的,但我只能说他是真的能唱,是一位非凡的歌者。要不然,在人挤人的地铁站,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被他的歌声吸引,并留步聆听。由此可见他的感染力真的是无法测度的。近期已经没有在兀兰地铁站看到他的身影了,相信他应该是在努力排练吧。
另一位叫我眼前一亮的应该是Kelly吧。好动人的声音。曾经在木船驻唱一段时间,担任星期三的歌手。也听过她参加《心情溶剂》的作品。很好喔,记得那年的XQRJ,她的创作应该是前三名,也是其中一首我很喜欢的作品。样貌方面也很合适,女生男生都会觉得很顺眼。 加油,加油~
·过了算了·
由于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上一篇《自得其乐》就这样毁于一旦。不只如此,intro.htm的所有华文字体都变成了乱码。先是着急,接下来就有点气愤... 但又能气谁呢?电脑就只不过是一台机器、软件也不过是一种工具、网络只是一种管道... 能气的只有自己,为何当初没有存档。每篇文字都是某个时刻的心情写照。过了就是过了,再尝试写回同一篇东西也就没了意义。我想在某个层面上,好多事情都是如此... 过了就只能缅怀,再尝试重新捕捉、尝试弥补都是徒然。放开不代表不在意了... 只是遗憾着亦快乐着...
·自得其乐·
戴敏非...这个对我来说并不熟悉的名字。最近在杂志的乐评知道他是戴佩妮的哥哥,而且还出了一张DIY专辑。我对DIY专辑是蛮有兴趣的,准确一点来说,我喜欢听到一些比较不一样的声音,所以对于非全职歌手的创作是颇感兴趣的。那就包括一些DIY专辑、非全职歌手的合辑还有校园发表专辑。不过得承认的,至今我的收集也并不多啦。其实收集到一些绝版的专辑是很得意的一件事情。真的,因为寻找绝版的专辑是一件很苦的差事,而且往往都是四处打听而终究落空而归。一直找不着的专辑就有《破岩石》、《Sound Detour》,还有叶良俊的《追心》专辑。若你知道哪儿能购得这几张专辑,可告诉我吗?谢谢...
很开心的是戴敏非的这张专辑原本只有在马来西亚才能购得,但经木船作为新加坡发行管道之后,本地听众也能买到这张专辑。昨天就到木船买了这张专辑。嘿...一个好熟悉的地方。从两位帅哥手中接过这张专辑。*得意* 哈哈...
专辑里头的歌曲流行度并不高,但有一些蛮有趣的想法。《马来西亚症候群》很有意思,无论是马来西亚或新加坡的听众,单看歌词就会让你会心一笑。
既到了木船,就在牛车水一带随便走走。发现街角一家卖点心的铺子已经改为卖煮炒了。还有一家卖日本小吃的摊位现在改为卖小麦草产品。哇... 我真是太久没在那儿兜兜逛逛了。想一想也真是呀,在木船那儿上课已是一年前的事了。而在目前的音乐学校也有一段日子了。木船的一些资深的歌手/乐手也似乎不在那儿驻唱了。世界时时刻刻在改变,一不留神就会错过很多身旁的美好。
因为音乐而结识的朋友、音乐人,纵然我想,却很难永久性地把“认识”或“有接触”这样的字眼套在每一位的身上。似乎不可能有接触的,就是有那么一天也许你会有机会接触到;而一些你曾胆敢说你认识的,也许有一天你再不能那么确定。周旋在希望与失望之间,这样的不确定让我很难拿捏、掌握。只能够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并感谢曾经带给我鼓励、动力、启发的朋友、前辈。
就像键盘上的每个音符,在一首曲子里不可能都同时出现。但在不同时间配合不同音符合成弦,再配上旋律就成为一首曲子。人生也不就是如此。每个阶段都有不同人的相遇... 相聚时就珍惜当时的美好吧... 音乐是一种沟通、大家沟通的方式也未必相同,所以也不一定能一直同步而行。好好的珍惜因同道而认识的志友,好好的享受音乐,各自精彩,自得其乐嘛,不是吗?
·又遇见你·
一次的巧遇让我想起了好多过往的回忆。勤于翻阅旧的物件,想找寻的只是一些已经流失无法留驻的事迹。好想问无数在我生命插身而过的你,你好吗?原来思念的断点都是虚拟。只要触碰到标榜着‘熟悉’的按钮,一切又似乎汹涌而来,挡也挡不了。藕断丝连的道理正是如此吧。强烈的感觉、感动会随时间而慢慢转淡,就像水中的涟漪或地震后的余震。这样的程序,随着自己岁月的增加也经历了好几回。非常晓得一切都会渐渐平息,只是此时我还无法回过神来,因为发觉还在想你。而一切过去以后,也许又有哪天再遇见你,这连串的挚热、想念又会再次到来。甘心服从这样的方程式,就因为宁可再遇见你。
·不再一样·
电脑出现问题,也许以后不能scan所收集的剪报了,所以乘此时把一些旧的资料清掉。好多事情都会改变。有时让你蒙起希望的事情始终还是教人失望。很累...不能怨谁。是否该就此放弃,又觉得不甘心。因为心头的执著还是无法割舍;很爱,爱到无法放弃。没有回应往往比单刀直入的拒绝来得更伤人。很害怕,也许有一天当提起笔都是一种痛的时候,那也是梦想完全粉碎的时候。梦想是什么?我还在寻求答案。但在追寻的当儿,原来我也在改变。一切都不再一样。你呢?
·爱歌之城市人·
最近在CD player播放的是4张截然不同的专辑。黄烈传DIY式的勇气与创意。周崇庆背后一群创作人的执著与诚意。陶 吉吉的真实与他独特的音乐想法。蔡健雅在分手后仍表现的专业与坚守。他们的歌带给我不同的感动。专辑的 卖点见仁见智。作音乐、发专辑或许也有好多不同原因。也许无论是创作人或听者... 我们都在寻找那一份感动... 并通过音乐与文字互相传达那心头的丝丝悸动。你也是爱歌之人吗?
·新谣:我们的歌在这里·
一本详诉新谣历史、过程、演变与影响的著作已经出炉了!
筹划了两年并由梁文福主编的这本书可说是第一本完整记录新谣的著作。相信每一个喜爱新谣、与新谣一同成长的你必定会把这本书纳入你私人的收藏。编写群也在排版与设计上下了一番工夫。里头收集了大量珍贵图片,而且整本书都是全彩。你可在CD Rama购得这本书。随书还附上了一片收录票选十大新谣作品与新谣精选歌曲的CD。
有关详情,请参阅官方网站 COMPASS
·See the Flying Machine Soar·
Oh my! Whoa! Fantabulous~ That's my first reaction upon entering the Hype Records site. Expecting to be greeted with the same old "unupdated" stuff, I was amazed by the mega change to the site. Oh yeah! Finally that's something ya. Wonder if Ric was involved in the site revamp. But anyway looking at it, with only Cavin Soh left under Artiste Networks, I don't expect to see any more of Dreamz FM. Well, hope to see more of their creative works in their specialized fields.